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 刘红霞、刘洪明)他们家在城市,却时常扎进农村;他们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不说二话,却对困难群众的脱贫账本“锱铢必较”。
他们是审计机关的扶贫审计人。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他们的脚步遍及600多个贫困县,审计超过1450亿元扶贫资金,孜孜不倦推动脱贫攻坚走好“最后一公里”。
扶贫夫妻档:“要能陪她去次产检就好了”
初识李锐和李丹小两口,是在微信上。两人的头像很潮很情侣:一个是“海绵宝宝”,一个是“派大星”;两人的个性签名也足够个性:一人写着“忠诚 责任 奉献 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人写着“不是吃货 不足以共度余生”。
他们是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的年轻夫妻,两人却不常在昆明。2015年结婚以来,他们时常在异地出差。2016年,李锐主动请缨,担任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街道以礼社区第一书记,开始驻村扶贫。李丹则参加云南贵州两省政策跟踪审计项目,重点参与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审计。
“对于经常各自出差,我们心态都挺好的,每次给贫困户带来些实际的帮助,就觉得辛苦点也值了。”李丹说,两人还经常在微信上“切磋”经验,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互打气。
2017年是他们的一个“大年”,因为,他们有宝宝了。摸着爱人隆起的肚子,李锐没了谈论怎样帮助贫困户脱贫时的兴奋。
“她怀孕8个多月了,我还一次产检都没陪她去做过。虽然她也没说啥,但我还是觉得挺惭愧的。”这个29岁的山东小伙子略显局促地说,“要是有机会,能陪她去次产检就好了。”
李丹在一旁呵呵地笑。工作之余,她喜欢养养花,拍拍照,当然,美食是少不了的。“现在只要他在家,我就一定让他跟我下楼遛弯,不然小区邻居还以为我是单亲妈妈呢。”两人对视,笑出声来。
“90”后主审:以《摆脱贫困》指引扶贫审计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的陈馨远是个实打实的“90”后。别看她2015年7月才考入审计系统,扶贫项目主审她都已经当了几回。
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到震后灾区北川,从革命老区古蔺、仪陇,到西藏自治区的雪域高原……两年多来,她的脚步很少停歇。
“那么年轻就当扶贫项目主审,压力大吗?”
“还好还好,虽然我是主审,但我团队给了非常大的支持,单位老同志一边放手让我干,一边手把手教我干。”
“经常跋山涉水吧?”
“那是常态。做扶贫审计,经常要到偏远山区农户家里去寻找一手资料,有些地方没法开车到,有时得步行半天才能进到一个村,都习惯了。”
有时候,困难远不只是行路难。
有些乡镇制造虚假项目申报材料、村干部贴身紧盯、企业老板拒绝提供账目……
“这些情况其实是经常发生的。”她说,“但我们团队不忘初心,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陈馨远的案头,摆放着《摆脱贫困》一书。在她看来,这本书营养丰厚,对于当前推进脱贫攻坚以及做好扶贫审计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导。
“通过扶贫审计,关注扶贫政策投向的精准性、项目实施的效益性、扶贫资金的安全性,使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实现中国梦的福祉,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平措旺加:守护世界屋脊上困难群众的“救命钱”
见到平措旺加时,他正在日喀则担任“西藏自治区2016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的主审。
忙,忙得很。虽然接近项目尾声,进村下乡的活少了,其他同事可以相对轻松一些,但他不行。平措旺加要梳理每个小组的报告、安排队员反复核实、撰写项目总报告……
“两个月没回拉萨了,挺想他们的。”平措旺加掏出手机,给记者看妻子和一双儿女的照片。
其实,拉萨到日喀则,有直达列车,大约三小时车程。估计是看出来记者纳闷为什么他周末不回家,平措旺加补上一句:“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只要我们在项目上,周末基本也是半工作状态,空闲时间大家一起看看电影打打球,都习惯了。”
在同事眼里,平措旺加是“集会计、审计、法律、计算机、写作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而在他看来,自己还“差得远呢”。
平措旺加认为,要磨炼自身素质,就要多往最基层钻。这几年,从金沙江边的藏东江达,到班公错畔的藏西日土,从藏南深处的秘境墨脱,到高寒缺氧的禁区双湖,他的足迹几乎踏遍整个西藏。
实际上,平措旺加不仅审计业务广受认可,谦虚正直的为人也颇受好评。区审计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措旺加善于在同事之间营造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在选拔年度先进工作者、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等涉及个人荣誉时处处谦让。
“我从农村出来,吃过贫穷的苦。”平措旺加说,“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能让我为困难群众做点事情,我特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