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国际要闻

西藏:万亩蔬菜染绿年河两岸

   日期:2018-04-26     来源:日喀则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946    评论:0    
核心提示:4月11日,在西藏日喀则白朗县“西藏白朗有机农业产业园”蔬菜大棚内,55岁的农技员张继明正忙着教藏族村民普琼对草莓进行疏果处

4月11日,在西藏日喀则白朗县“西藏白朗有机农业产业园”蔬菜大棚内,55岁的农技员张继明正忙着教藏族村民普琼对草莓进行疏果处理。2000年6月以来,受山东省援藏干部、济南市第二批援藏总领队时文进的邀请,张继明作为蔬菜技术专家从老家济南来到白朗一呆就是18年。

18年来,白朗县的大棚蔬菜也在张继明的精心培育推广下得以在雪域高原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而今,白朗县乃至日喀则地区各个农牧区有数万名蔬菜栽培技术员,而白朗更是将蔬菜作为全县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产业之一,近6000个蔬菜大棚分布在白朗年楚河流域两岸,形成了白朗县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格局,绿油油的青菜、红红的柿子、金黄的瓜果等装扮了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走上了藏区百姓的餐桌,走向了区内外乃至国际市场。

待得最久的“援藏干部”

老家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东张村的张继明不是援藏干部,但他却是在白朗县呆得最久的“援藏干部”。2000年6月份以前,张继明一直在家里种植大棚蔬菜,是当地有名的技术员,受山东省第二批援藏干部、济南市援藏白朗县总领队时文进书记邀请,张继明来到白朗县培育大棚温室蔬菜。

张继明对此回忆说,因为时文进书记是学农的,在唐王镇东张村村当过知青,搞过大棚蔬菜种植试验,和当地老百姓有很深厚的感情。后来成了援藏干部后,时文进书记也由此想到了将山东的大棚蔬菜技术引进到西藏。

来到白朗县后,张继明了解到这里平均海拔4200多米,老百姓只在自家青稞地头种萝卜、土豆,生活在高海拔牧区的他们几乎就没听说过“有吃蔬菜”一说,更没有见过“西红柿、黄瓜、菠菜、油菜、辣椒”等等,而日喀则特有的昼夜温差大、日照充分紫外线强,雨水少,荒芜的砂石土……这地方能种出菜来吗?

时年37岁的张继明心里打着鼓,这些与内地相比的诸多不利因素也许正是在白朗县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的机会:昼夜温差大,用温室大棚可以解决;日照充分紫外线强,可以有效地杀虫减少药害;砂石土雨水少,培植种植土壤利用滴灌技术等等就可以解决。

然而最难的不是这些,张继明说,当时的白朗仅仅在县城通电,一条主干道“日亚公路”还是砂土路,车辆一跑扬尘四起。更让人恼火的是,当地藏族老百姓认为“只有牛羊才吃饲草一样绿色的作物”。该如何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去推广大棚蔬菜?

后来,县里在洛江镇、嘎东镇、巴扎乡等乡镇分别选择一到两个村进行试点,由张继明手把手地给村民亲自示范。“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株距、行距,我就用木板上订上密密麻麻的钉子,然后再拿到大棚内的菜垄上压下去,新鲜的泥土上就‘印’上了株距行距”张继明说,他再将一粒粒菜种让村民用手摁进去……就这样从最基本的育苗技术到种植技术,村民们在他的带领下也逐渐地成为了温室大棚种菜能手。

张继明说,当年一同来的有7对种菜夫妻,由于他们不适应高原气候,先后都离开回到内地了,只有他和老伴留下来了。3年前,老伴因为要回去照顾孙子,而今就只留下他独自坚守在西藏高原。藏干部从第二批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八批了,干部们来了走走了又来,张继明还一直留在白朗,白朗的大棚蔬菜也由此成为一个济南市的“援藏项目”一直延续着。

“俺2000年离开济南时,儿子才9岁,直到2005年才第一次回老家探亲”张继明回忆说,自从接下到白朗援藏种植大棚蔬菜这个任务,儿子交给父母代为照看,父母则有哥哥照顾。到现在,父母已经去世,儿子也成家。这些年里,高原反应、身处异乡的寂寞他都能忍受,让他最难受的是,而今成家立业的儿子对他感情很淡,不叫他爸。

“能全部手艺传授给白朗的父老乡亲,回去才能无牵无挂。”张继明说,当年来到西藏时37岁,而今55岁,18年里小张也变成老张,再过几年自己也退休告老还乡咯。

18年来,白朗县的温室大棚也从零发展到将近6000个,黄瓜、青椒、南瓜、莴苣、西瓜、樱桃……116个果蔬品种相继引种成功,已经叫响了“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品牌。

菜篮子工程已成产业格局

白朗县产业办执行主任徐洁说,张继明等一批山东蔬菜种植技术员成功地将内地的蔬菜栽培种植技术引进到了西藏高原。白朗果蔬产业从1998年起,由山东济南援藏干部大力实施推进,实现了日喀则果蔬产业发展的“零突破”,在这近20年的发展中,通过人才、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将内地反季节果蔬带到了白朗农牧民群众的田间地头,到如今白朗果蔬走向规模化种植发展,不断扩大了白朗高原果蔬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领队、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黄晓广介绍,近两年来,在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管理组的积极引领下,通过援藏资金的支持,大力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白朗果蔬产业发展建设,在“1轴1心2核6片区26个基地”的果蔬产业发展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引进了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上海孙桥溢家集团两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加速推进了万亩有机蔬菜产业园县城核心区、曲奴核心区和巴扎核心区的建设,万亩蔬菜产业园初具规模,已构架出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生动发展格局。万亩蔬菜产业基地的建成,为把白朗打造成为日喀则市“菜篮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白朗县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劲动力。

按照日喀则市委提出的大力实施七大产业发展战略要求,以做大做强珠峰种养加业为产业发展新方向,坚持重点突破带动面上发展的方法路径,着力发展珠峰种养加业,建议提出重点建设“四个万亩”有机种养加项目,着重推动全县蔬菜产业跨越发展。2017年以来,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编制高原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优化重点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白朗县绿色蔬菜公司改制”“实施3410工作思路、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等相关意见建议,均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实施,不断完善了全县重点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为全县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着力品牌建设支撑产业发展,策划提出了“五彩天域、有机白朗”的农副产品地域特色公用品牌,并起草了《白朗县“五彩天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等。

对此,白朗县委书记陈昊介绍,白朗县果蔬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搭建果蔬产业新平台”的格局。根据总体规划,围绕重点产业,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基地化”的原则,“十个园”区中在建的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珠峰有机产业园、万亩有机蔬菜产业园以及陆续改造提升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为果蔬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近两年来,白朗县在推动果蔬产业发展上,始终坚持树立一流形象,突出珠峰有机种养加业这一核心,大力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园区引领作用逐渐明显,西藏高原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正在形成;“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的果蔬产业发展道路正在拓展;品牌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五彩天域、有机白朗”的地域公众品牌正在叫响;对接各大媒体,白朗珠峰有机种养加业被央视、西藏卫视、西藏日报及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并通过中国日报登上欧美媒体,特别是今年新闻联播和十九大专题报道《还看今朝》等各大媒体对白朗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报道,白朗高原特色农牧有机产业新高地的形象正在树立,“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已名副其实。

目前,白朗县将紧紧贯彻落实日喀则市委“6677”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全县“3410”产业发展体系,围绕全县产业发展中心工作,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推动全县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开创白朗县重点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未来的白朗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中,陈昊书记胸有成竹地介绍到,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南亚陆贸易大通道、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建设,我国对外开放将不断向纵深推进。白朗县作为西藏通往南亚的交通要道,处在我国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的交通节点上,随着对内外交通及邻近口岸建设的快速推进白朗县的对外开放优势将逐渐显现,有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促进白朗县的经济发展,届时白朗有机蔬菜走进全区百姓餐桌,来自西藏高原的有机蔬菜走向海内外市场的美好愿景即将实现。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