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彪 聂凤英 曲春红 朱海波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作为指导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方针,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应遵循的纲领性思想。纵观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历史,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发达国家早期也面临诸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农村劳动力外出导致耕地闲置、农村衰落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这些国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本国版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制定综合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发当地资源,培育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等措施,成功扭转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乡村衰落颓势,逐步实现乡村重建,进而稳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注重政策制度综合保障,支撑全面振兴。城乡公共资源与服务均衡发展是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在乡村振兴的同时,往往通过系列政策制度来确保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化,使农村与城市享受同等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自大萧条时期起,美国就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和信贷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农村经济和社区发展项目,推动农民收入多元化,并从社会保障、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制定政策、设立机构,实现农村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日韩则通过对农业农村的巨大投入,确保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防止了城乡人口的过度单向流动,加速农业现代化转型。欧盟则采取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投资、产业规划等在内的地区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各国依据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地区政策是欧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支柱。乡村振兴涉及面较广,是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实现的,而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无疑是重要保障。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功能合理拓展。发达国家乡村振兴强调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推动农业农村的多元化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乡村振兴的逐步推动,农业农村除了传统的生产、生活、居住等功能外,逐渐拓展到乡村旅游、乡村教育、采摘观赏、自然保护、景观保护等新功能、新业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是拓展乡村功能的基石,日韩山地多、平原少,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基本条件,20世纪末日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占农业财政支出的约50%。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为乡村功能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新业态逐步释放活力,乡村振兴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突出科技创新驱动,支撑城乡融合发展。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强有力支撑,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助推本国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均重视乡村发展的科技支撑,通过加大投入和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创新资源聚焦乡村建设,使科技逐步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整个产业链体系,并从环保、生态、可持续等方面渗透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乡村振兴,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潜力逐步释放,吸引着越来越多私人领域的科技投资,1985年日本西部山区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城乡交流和乡村旅游的结合,投资主体除地方政府外,还包括私人投资者和当地居民。美国农业科技私人领域投资比重于20世纪70年代末超过政府投入,充分体现出乡村振兴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创新资源多元化的集聚与突破有力支撑了城乡融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借鉴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经验及当前新技术的进步,可以大致勾勒2035年乡村振兴后的基本轮廓:一是工业4.0导入升级为智慧乡村。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需要更多创新创意的导入,尤其是工业4.0元素进入推动农业从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自动化密集型逐步过渡到智慧密集型,通过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机器装置、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重塑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模式,提升农村生活、组织、共享水平,将农业农村升级为智慧化与数字化,现代农村蜕变为智慧乡村。二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生态乡村。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后(即2015-2030年)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点,今后乡村发展将更多体现农业农村的生态、绿色、环保等多元化趋势,并逐步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可持续性以及田园乡村的新诉求。三是体现农业多功能性的传承乡村。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化,农业农村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出现更多的农业旅游、教育农庄、照料农场、采摘观赏、自然保护、景观保护等新功能、新业态,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乡村振兴基本愿景的实现迫切需要农业科技的强有力支撑。通过展望乡村发展愿景,基本可判断出今后乡村融合发展的路径,既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也汇有生态乡村、传承乡村的理念,并通过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使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农村提质增效,服务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及智慧乡村的建设等领域。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