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发力 地产“水苞米”摘帽
玉米品质升 农民腰杆硬
走进依安县新兴乡爱民村,农田已被白雪覆盖,路边几个金黄色的垛子很是醒目,里面堆着的是今秋丰收的玉米。一辆大货车旁,两个经纪人正和农民王海军就玉米价格讨价还价,尽管经纪人已经出到了每公斤1.16元的价格,但王海军还是笑着摇了摇头。“再等等,今年的玉米质量比去年强太多了,价格肯定还能再高点。”走进屋里,他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去年呢,卖三斤苞米都买不了一根冰棍。”谈起去年此时的情景,王海军还心有余悸。
“去年刚上市的时候,我种的玉米含水量38个水,经纪人来了一看,收购价就每公斤0.66元,多一分都不给。卖吧,这一年白干了,不卖,眼瞅着玉米一天天霉变,心里别提多闹心了。”王海军说。
究其原因,品质差是问题的核心。
王海军告诉记者,许多农民都和他的心理一样,一心追求高产,啥品种产量高就想种啥,选品种都是按照积温“大满贯”来取舍,甚至越区种植;反正品质差一点也无所谓,最后都是按“保护价”卖给国家。但去年不行了,国家取消了实行多年的玉米临储政策,由市场定价、自由买卖。托底的“保护价”没了,种“水苞米”无忧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无论是加工企业还是饲料企业,都看不上“水苞米”。
从“政策市”到“市场市”的变化,让“王海军”们无奈地尝到了不重质量、盲目追求高产的苦果。
痛则思变。采访中,依安县农业局局长王索刚告诉记者,经过去年的价格波动,农民对品种的选择有了清晰的认识,今年大多农民都能严格按照在所在地积温退回200℃的原则进行品种选择,安全成熟保证品质成为第一选项;加之我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实行一系列提质增效的科学管理,于是换来了玉米品质的大幅提升。目前全县已脱粒销售的玉米占一半,其中二等粮以上能占到70%。
品种变“专” 加工变“活”
这个冬季,依安县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黑龙江鹏程生化有限公司格外红火——通往厂区的路上大型货车川流不息,企业临时卸货场内的玉米已经堆成了小山,车间里机器正开足马力运转,一派热闹的生产场景。总经理杨慧霞告诉记者,自2014年投产以来,企业一直坐困愁城,多年来实施的国家临储政策把玉米价托得老高,企业原料成本大,开工就赔钱,不开工也闹心,所以一直是开开停停的赚不来钱。本以为去年玉米临储政策改革是个上加工的好机遇,但低品质的“水苞米”又让加工增值的愿望落了空。为了解开这个难题,鹏程生化在县农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和农民搞起了专品种种植的订单生产。
目前在依安县,鹏程生化加工所需专用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现已回收入库的基本上都是一等粮。作为一家以提取淀粉和玉米油为主的深加工企业,杨慧霞给记者算了经济账:以企业生产的玉米油为例,目前市场价格大约为每吨5200元,脂肪含量越高的玉米,提取的玉米油越多,企业加工的效益就越高。经过测试,在依安县种植的玉米品种中,“德美亚一号”脂肪含量最高,超过5.4%,其他品种一般在3.7%到4.5%之间。
记者从省农委获悉,在市场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双重影响下,近两年我省玉米加工业发展迅猛,由此带动各种类型的专品种种植面积迅速飙升。到去年底,我省玉米的年加工能力达到了240亿斤,目前已发展到350亿斤左右。今年前10个月,全省玉米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137亿斤,增幅70.6%。在企业收购和订单销售的带动下,全省优质品种率为98%,专用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0%,面积8000万亩以上。
玉米减“水” 贸易增旺
从事多年粮食收储贸易的李颖岩,在谈到今年的玉米话题时,由衷地说:“用扬眉吐气来形容我的心情,毫不为过。为啥?今年黑龙江玉米的品质好的让人欣喜,市场销路之畅、售价之高也都超乎想象。”
李颖岩是中粮贸易黑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中粮集团粮食专业化收储营销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机构负责人,李颖岩常年活跃在粮食收储贸易一线。李颖岩告诉记者,据我们目前测算,今年黑龙江新产玉米大约在4300万吨~4500万吨之间,虽然种植面积持续下降,但总产量却呈现恢复性增长,品质提升更加突出。目前公司已收购新产玉米130万吨左右,95%以上是二等粮,自然水分平均在30个水左右,西部个别地区的玉米只有24个水,东部、北部地区水分高的能达到35个水;而往年,37、38个水的玉米比比皆是。由于品质好,黑龙江省新产玉米在港口交易的价格每吨整体上移100元~150元,与吉林辽宁玉米价格持平。如今在锦州港销售的标准水玉米,走铁路运输的,黑龙江产的价格每吨1635元,辽宁产的每吨1640元,只相差5元钱,而在几年前,两者之间的差价得在80元左右;而走汽运的,黑吉辽的玉米根本没有价差。因为铁路运输能看出来产地,而汽运看不出产地,这就充分说明今年黑龙江产的玉米品质与吉林、辽宁产的没有差距。
“如今找我们要玉米的客商,络绎不绝。”李颖岩认为,质优是基础,今年玉米市场的翻身仗,是各方积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说,早在10月10日,中储粮就公布了三等粮每公斤1.36元~1.42元的轮换价格,对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的暗示作用;同时,省政府第一时间开通了运输绿色通道,让农民和贸易商悬着的心早早地放了下来;对加工行业补贴的信息也不断传递出来;相关部门对售粮资金的及早安排,等等,这些信息的叠加,对加工企业、广大农民和粮食贸易商来说,都起到了极大的暗示,更对市场起到了积极的稳定作用。
借用“市场之手” 推动产业发展
从省农委了解到,今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为8160万亩,虽然面积较上年又进一步缩减,但平均单产却比上年有所提高,而且品质提升非常显著,全省新产玉米含水量基本都在30个水以内,成熟度好,干物质含量高,二等粮比例占7成以上。是什么原因使我省玉米生产在短短一年之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农委副主任李世润。
“今年我省的玉米质量大幅提升,这并不是偶然的。”省农委副主任李世润说,前些年我省玉米之所以被称为“水苞米”,与临储政策导向和农民盲目追求高产品种的种植习惯有关。2016年,国家调整了玉米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拉开了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今年进一步明确价补分离,发挥市场作用,倒逼带动生产;同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我省更加加大了农业调结构的推进力度。可以说,今年玉米产销形势向好的变化,就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广大农民对收储制度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变化的适应,“市场之手”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步显现。
据介绍,为了积极应对粮食市场变化,促进农产品“卖得好”,我省从2016年就开始加大力度调整农业结构,在巩固提升优势区产能的同时,适当调减冷凉区和农牧交错区等非优势区玉米种植,以四、五积温区为重点,两年中调减玉米面积3000多万亩,使玉米生产都集中在适宜生产的优势产区。对调减的玉米种植面积,积极推广米改豆、米改麦、米改杂、米改经、米改饲等种植模式,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同时,加大专优特新等品种的推广应用,在玉米优势产区,重点发展高淀粉、高赖氨酸加工型专用品种,并严格按照退回200℃积温的原则选择品种,杜绝越区种植。
今年,在继续推进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我省重点实施了玉米质量提升工程。从区域布局、品种选用、高标准生产、科学管理、加工带动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提升玉米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种得好”实现“卖得好”,靠“卖得好”倒逼带动“种得更好”。在工作中省农委制定了《黑龙江省2017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确定全省4个积温带适宜的53个玉米品种,重点推广适宜机械化收获、高淀粉和甜糯、青贮玉米品种;下发到全省各市县农业部门,引导各积温区玉米种植户科学用种,杜绝越区种植;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鹤岗、七台河等市建设11个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加快优质高效品种推广应用;在青冈、富裕两县建立了黑龙江省玉米良种良法评价推广科技创新园区,通过良种良法结合、农技农机配套,筛选推荐并扩大示范优良常规品种、宜机收品种和专用品种,推广高标准模式化栽培管理技术,为玉米提质增效提供新的动力。按照“大机械整地播种”、“抢播农时实时播”、“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标准化管理”的技术要求,省农委组织专家形成通俗易懂的75个技术模式下发给农户和经营主体。种植户只要“照单抓药”,按照技术模式的流程操作就能种植出高品质的玉米。
另外,在收获后的管理上也采取一系列提质增效措施。通俗讲就是“进楼子、上栈子、码垛子”。进楼子,就是玉米收获之后进入苞米楼子,实现离地储藏,或者是用木杆搭成台子供玉米储存晾晒,也可以将玉米棒码成一米宽的垛子,底部架起来,彻底杜绝“地趴粮”。这样做通风透光好,既有利于收获后的潮粮降水提质,又能有效控制玉米霉变粒的发生,显著提升商品品质和市场售价。
“北纬40-45度被称为黄金玉米带,我省正处于黄金玉米带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近两年来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和玉米质量提升工程的有力推进,我省玉米正在恢复高产优质的本来面目;虽然玉米是传统的种植品种,但种得好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省农委副主任李世润说。原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为玉米生产带来压力促动的同时,对市场发育和加工等下游产业的正向带动正日益明显。市场化收购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2016年全省共有2500余个经营主体参与到玉米市场化购销当中,多元主体已然形成;饲料产业和淀粉、酒精、玉米油等精深加工产业迅猛发展,玉米价格的走低,吸引了大批龙头企业在我省投资布局,激活了玉米加工链条,有效推动了我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加快发展。
从事多年粮食收储贸易的李颖岩,在谈到今年的玉米话题时,由衷地说:“用扬眉吐气来形容我的心情,毫不为过。为啥?今年黑龙江玉米的品质好的让人欣喜,市场销路之畅、售价之高也都超乎想象。”
李颖岩是中粮贸易黑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中粮集团粮食专业化收储营销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机构负责人,李颖岩常年活跃在粮食收储贸易一线。李颖岩告诉记者,据我们目前测算,今年黑龙江新产玉米大约在4300万吨~4500万吨之间,虽然种植面积持续下降,但总产量却呈现恢复性增长,品质提升更加突出。目前公司已收购新产玉米130万吨左右,95%以上是二等粮,自然水分平均在30个水左右,西部个别地区的玉米只有24个水,东部、北部地区水分高的能达到35个水;而往年,37、38个水的玉米比比皆是。由于品质好,黑龙江省新产玉米在港口交易的价格每吨整体上移100元~150元,与吉林辽宁玉米价格持平。如今在锦州港销售的标准水玉米,走铁路运输的,黑龙江产的价格每吨1635元,辽宁产的每吨1640元,只相差5元钱,而在几年前,两者之间的差价得在80元左右;而走汽运的,黑吉辽的玉米根本没有价差。因为铁路运输能看出来产地,而汽运看不出产地,这就充分说明今年黑龙江产的玉米品质与吉林、辽宁产的没有差距。
“如今找我们要玉米的客商,络绎不绝。”李颖岩认为,质优是基础,今年玉米市场的翻身仗,是各方积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说,早在10月10日,中储粮就公布了三等粮每公斤1.36元~1.42元的轮换价格,对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的暗示作用;同时,省政府第一时间开通了运输绿色通道,让农民和贸易商悬着的心早早地放了下来;对加工行业补贴的信息也不断传递出来;相关部门对售粮资金的及早安排,等等,这些信息的叠加,对加工企业、广大农民和粮食贸易商来说,都起到了极大的暗示,更对市场起到了积极的稳定作用。
止“跌”声 听“涨”声
自今年秋粮收购开始以来,我省玉米市场形势总体向好。连日来,玉米市场收购价格“涨”声不断,广大农民朋友脸上洋溢着喜悦。
近日,在哈尔滨三棵树粮库并没看到售粮高峰期应该有的送粮大军。问其缘由,三棵树粮库主任吕荣伟说:“目前,价格处于上涨阶段,农民普遍认为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另外,今年玉米质量偏好,农民心里有底,所以处于观望状态。预计年底之前,‘惜售’现象会逐渐改变。”
“今年,粮库绝对能保证应收尽收。目前,市场化收购玉米6000吨左右。粮食收购价已经上升到每公斤1.55元,比去年同期每公斤增长0.3元。”吕荣伟说。
在新建成的恒温仓外看到,运输机有序地运送着烘干完的玉米,粮库里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玉米整齐地堆放着。吕荣伟介绍,粮库的收购系统及库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完备,管理水平已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谈到粮食质量,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粮食检测师了,三棵树粮库的粮食检验科长刘惠宇说:“通过仪器设备检测和我们检验员多年经验共同证实,今年粮库收购的玉米水分、等级、杂质和生霉等指标都好于去年。”
自去年以来,“跌跌不休”的玉米价格成为农民朋友的心病,作为国有粮库,除了承担国家粮食收购义务外,为了解决库存压力及保障农民收入,哈尔滨三棵树粮库一直主动寻求合作商机。今年9月,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参加由我省粮食局主办的金秋粮食交易会,与哈尔滨三棵树粮库初步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经过反复考察和审定,玉米质量好再一次成为争夺合作“花魁”的法宝。双胞胎集团对三棵树粮库周边玉米的质量表示十分满意,符合生产加工标准。三棵树粮库利用优质粮源及一系列满足收粮需求的软、硬件条件,与双胞胎集团达成了10万吨的代收、代储协议。
“今年我家的玉米质量比去年好,因为家里没有好的储存条件,为了防止粮食变质,尽快把约300吨的玉米送到粮库了。收购价格比去年高不少,我还是很知足的。”哈尔滨阿城农民张志彬说。
在省粮食局获悉,截至11月30日,全省市场化收购玉米164亿斤。据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中心的统计显示,今年玉米容重全省平均为每升680克,比去年每升增加7克;平均水分为30.6%,比去年低1.4个百分点;玉米平均千粒重为339克,比去年高9克。
新闻链接
玉米含水量
玉米中的水分是粒细胞的必要组成成分,也是维持玉米籽粒本身生命活动和保持其色、鲜、味及食用品质所必需的组成部分。但是,玉米水分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超过安全水分,不仅浪费运力和仓容,还会促使粮食生命活动旺盛,容易引起粮食发热、霉变、生虫和其他生化变化,以致引起坏粮。粮食水分过低,一是会破坏有机物,二是损失干物质,减少重量。所以粮食水分的多少是粮食安全储藏措施的依据之一,同时又是加工工艺的选择和技术参数的配备依据,还是粮食商业环节中以质论价的依据。
目前,国家粮食安全储藏标准中规定,玉米水分含量小于等于14%。东北地区根据区域不同,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40%之间,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东北地区自然晾干玉米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是烘干玉米,一般直接烘干至水分14.5%,再自然散失至水分14%,也可以选择先晾干至水分20%再进行烘干处理。
特用玉米品种
特用玉米是根据不同需要培育出的适合特殊用途的优质玉米品种,具有专用性、优质性、高效性等特点。目前,国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特用玉米品种主要分为8大类型,即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淀粉玉米、笋用玉米、青饲玉米和爆裂玉米。
目前我省用于玉米深加工类的主要品种有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和高淀粉玉米等。其中,高油玉米主要作为化工原料和加工食用,其含油量高达8%~9%,比普通玉米高1倍左右,特别是玉米油含油酸、亚油酸比率高,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其品种有“龙育1号”等;高赖氨酸玉米又称高蛋白玉米、高营养玉米,其籽粒中的赖氨酸、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倍以上,可制作优质食品,也可作为畜禽的优质精饲料,其品种有“龙高(L)1号等”;高淀粉玉米主要用于医药工业,其籽粒中淀粉含量高于普通玉米,是制造抗生素的重要原料,品种有“东农254”、“鑫鑫1号”等。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