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年一度的国际休闲水族展又要开展了。今年,龟类“唱起了主角”,以往展会里的“龟之角”,如今已扩展为“龟之谷”。沪上以龟为宠物的“龟友”越来越多,其中养得精的,已能自己培育新品、自己繁殖、出售交易,但他们说,“不忘初心,以兴趣为上”。
沈卫是上海龟友会的秘书长。他与龟结缘,还要追溯到他的孩童时代。据他回忆,当时因为自己有一次表现好,让家里大人很满意,父母就买了一只小乌龟,作为奖品奖励他。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龟,每天定时喂食,隔几天就给它洗澡换水,十分有责任心。一有空,就陪着他心爱的“小伙伴”玩,慢慢地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沈卫说,龟友对龟的这份感情,那种细腻的地方,实在有点“不足为外人道”。他的第一个“龟伙伴”,陪伴他足足十多年。直到有一年,上海奇热,沈卫一时大意,没有及时让龟回到阴凉处“避暑”。那一只心爱的“发小龟”,竟然“中暑”,奄奄地“走掉了”(沪语,死亡的意思)。至今说起,沈卫还是有点伤感,叹声连连。
龟友会的徐会长,养龟的经历也很丰富,而且他还善于“理论总结”。他说,上海人养龟始终坚持“都市休闲娱乐”为主题,龟友与龟之间,是一种感情和生活方式的互补和寄托。
在龟友会,不少龟友都道出了同样的感受:龟首先就是长寿,有言道“人养龟一世、龟养人几世”,长寿的龟,可以在一家的几代人之间“代代相传”,成为都市家庭的一个“共同的传说”。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安静,显得那样的闲适而无争,这正好打中现代都市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中体验到慢生活的乐趣。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潘连德是沪上龟友们的“龟医生”。他从自己的“从医”经历中体会到:沪上的“养龟热”,其热度正越来越高。他最初是研究观赏鱼的,那时养金鱼、养热带鱼的“养客”比较多,养龟者只是少数。后来,养龟者多了,“病急乱投医”,也问到他这个“鱼医生”这里来。于是,他从鱼“跨界”到龟,慢慢钻研、慢慢积累,如今已是沪上有名的“龟医生”。
上海市农委水产办的人士说,都市农业和水产,应该形成自己的都市特色,不仅要有“供应线”,而且还要有“风景线”,更要有休闲娱乐的“情趣线”,多“线”合一,让都市人的生活“立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