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国际要闻

分析农田水利灌溉的主要问题

   日期:2017-09-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zgny.com    浏览:795    评论:0    
核心提示: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将农田水利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下就农

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将农田水利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下就农田水利灌溉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做出探讨。

1 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为大部分山区丘陵区的农田灌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当时历史客观原因,工程建设标准低、渠系不配套、配套渠道未衬砌,且工程运行几十年,渠道垮坍、淤塞、渗漏等病害特别严重,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浪费了大量水资源,有效灌溉面积长期不能达到设计标准。灌溉保证率低,尤其尾部灌区的灌溉状况恶化,每年春灌用水高峰,或伏旱季节,水量难以灌到田间,造成平水年尾部灌区不能适时栽插、甚至无水可灌的严重缺水状况。严重阻碍和约束工程效益的发挥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问题

2.1 渠系配套不完善、防渗衬砌率低

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处于山区及丘陵区,所在区县大多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经济较差,财政无力投入资金建设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的地方自筹资金不能落实,致使工程建设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加之山区及丘陵区工程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工程主体完工后,往往无资金投入建设配套工程。至今还有不少有“肚”无“肠”工程,致使宝贵的水资源设施闲置。配套渠道防渗衬砌率低,大多渠道为土渠,经多年运行渠道垮坍、淤塞、渗漏等病害情况极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造成尾部灌区平水年缺水或严重缺水,工程不能完全发挥其效益。

2.2 灌溉方式落后

灌区现在仍是人工作业,手工操作,以传统方式配水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水量的合理分配和节水措施的实现。田间灌水方式落后,水量浪费严重。大多灌区目前仍是采取大水浸灌方式,往往是上游大量跑水,而下游又无水可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3 管护经费严重不足

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和政府从总体上不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由于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复杂,如各类水利建设工程多在相对偏远的地区,管理工作面临点散、线长、面广的困难,地理环境相对也比较恶劣,随着管理要求和实际需求的提高,管理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管理费用的支出必然会有所增加,就目前而言现行的管理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水利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并不是很大,根据标准划分的话管理经费相对比较少;另一种情况是实际的水利工程战线比较长,地点偏远,建设周期长,建设期间沿线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协调和落实,这些都需要充足的工作经费。另外还有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维修管理经费的增加。同时由于国家政策一直都照顾农民的实际收入,在灌溉水费的收取和制定上相对于工业和城市用水都偏低,而现实中农民用水占据很大的份量,从而导致水费收入的实际减少。各种原因的综合,导致实际的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2.4 农民本身对水利建设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副产品价格较低,农民的种粮极积性不高,近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地方很难组织劳动力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工投劳进行岁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粮价的高低直接关乎到农民的切实利益,现今粮食生产成本投入越来越高,农民的整体收益增势趋缓,在农田效益变低的情况下,很多农民产生了种粮不如打工的念头,很难组织村民对工程进行岁修、维修。

3 解决问题的措施

3.1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是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充分开发农田水利资金的来源渠道。二是水利投入资金不仅要在总的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还要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要改变现有的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在提高水利建设总资金在国家投资中的比重的同时,严格对政府专项水利资金的使用,完善与水利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收入。三是加大金融政策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信贷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贷款业务,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方针,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弥补实际需求中资金不足的状况。

3.2 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

主要是中央政府部门加大对水利专项资金的补助力度,地方政府部门同样要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从而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水利建设的队伍当中。这样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由政府承担,农民的加入是基于自愿原则。政府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树立对种粮的信心,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加大对一事一议的奖励力度,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3.3 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解决现存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损坏问题和加快水利设施更新速度的有效途径,要有重点地推行农田水利建设,大的产粮基地要优先建设。加强对重点灾区的治理,建立科学有效地灌排体系,力求做到旱涝保收的建设要求。

3.4 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

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是提高我国农业产量的有效措施,但不能为了盲目地扩大灌溉面积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破坏,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不能造成先开采后补救的局面。要根据全国的地区粮食的产能调查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都很充备的地区开发具有潜力的新灌区。

3.5 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

节水灌溉技术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基本国情下,提高对有限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根本方法。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节水设备的补贴力度,将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落到实处,重点建设好节水灌溉示范区,从经济成本上分别给农民和国家带来切实的收入。

3.6 因地制宜兴建中小水利设施

这对于山丘区发展农田水利有重要意义。要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3.7 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继续深入开展国有水利建设单位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落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开支,中央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力度。进一步明确水利建设项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将责任的承担落到实处,改变传统的单一水利设施管理模式,寻求建立多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存的局面。本着节约用水、减少农民开支、有效灌溉的目的出发点,实行水价改革与政府适当补贴并行的举措,从根本上为农民谋取利益。

4 结语

针对目前水利设施的现状,必须要在新形势下把握好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难点,把水利设施建设视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使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事业达到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田水利现代化道路。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