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之后,沙门村的香草谷里却一片绿意盎然,空气中飘着阵阵清爽花香,谷继成拈下一片柠檬香茅的嫩叶,浸在玻璃茶杯中递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杯柠檬香茅特饮是大庄科乡“科技小院”独有的待客茶品,背倚壮阔的山林,品一口清甜令人精神抖擞。
芳香特饮,柠檬果味
谷继成,原本是在北京农学院教书育人、埋头研究20年芳香植物的一名副教授。一次特殊的机会,他随学校派驻黄土梁村“第一书记”来到大庄科乡。这一来,他就被“留住”了。
谷继成发现大庄科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香草种植。随着黄土梁村香草试种成功,村民亲手制出了成品精油手工皂,也鼓起了腰包。
育苗如育人,棵棵是希望
2019年9月,由市委统战部统筹部署的“北京科技小院(统农 031 号)”落户大庄科乡。谷继成决定带着技术入驻“科技小院”,扩大产业规模,让更多的人受益。
谷继成成了“科技小院”的香草专家,还是大家口中的谷老师,更成为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从黄土梁村到沙门村,一栋栋香草大棚搭建起来,种植品种也从金盏菊发展到天竺葵、香蜂草、薰衣草、柠檬香茅等10多个品种,一座香草产业园建立起来。
品种又添薰衣草,产业规模再壮大
一年时间,仅沙门村就完成了育苗55万株,实现产值达190万元。村民富了,对谷继成来说,种植香草的意义发生了深刻转变。香草园是他20多年研究成果的转化,如今更是打开农民增收大门的钥匙。
把成熟的技术留给农民,把完整的产业留给合作社,他要帮助村民走上致富的永久道路。
在“科技小院”里,随时能看到谷继成带着村民操练各种技术。从哪个部位剪苗、插苗的间距需要多大、土怎样配置、扦插的苗木保持多高湿度更易存活……
细致做指导,培养“土专家”
通过学习,普普通通的村民成了“山村科技工作者”。随着香草种植季变化,最多能解决上百名村民就业,村民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
以前,村民靠种地,农闲就没了活计,一年下来,人均收入不足2万元。现在有了香草园,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仅沙门村人均增收达4万元。不仅村民自己富了,还带动延庆区四海、井庄等9个乡镇的数百户村民一起驶入致富快车道。
去年,世园会开园后,用沙门村的香草为原料制作的化妆品还走进了世园会,摆上了世园会中国馆内北京农学院的展台,精致的化妆品礼盒带着淡淡芳香,吸引了无数游客。
大庄科手工皂,走进国际盛会
这一切是谷继成和他背后的北京农学院专家团队持续输入着科技力量,打造出“专家+农民”“学院+乡村”“科技+扶贫”香草产业助农模式。一个个农村的增收,实现了助农模式的成功复制,为低收入者打开了一扇门。
今冬,新修建的精油坊投入使用,一幢幢大棚里迷迭香、天竺葵被巧手培育,沙门村沉浸在清甜花香中迎接到此参观的游客,他们在这里体验着做手工皂、品香草餐等生态民俗文化。大庄科乡香草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农民也迎来了自己的“金色未来”。
新添精油坊,冬季育苗忙
回看“科技小院”,谷继成和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品着这杯科技“特饮”畅想着大庄科香草,在科技振兴乡村道路上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