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宁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上不断创新探索,建立了组织网络化、操作程序化、管理信息化、监督多元化、运作阳光化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新机制,率先在全省推广“阳光村务卡”结算制和支付网上审批制,全省首创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测中心实行“红黄蓝”三级预警,搭建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同时实现集体产权网上交易全公开,夯实农村基层治理基础,遏制小微腐败。
一是全面优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全省首创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测中心,建立三色预警和三级管理机制,实行动态监测。自启动预警系统以来,全市已发现并整改“三资”亮灯项1万余次,出刊《农村集体“三资”监测动态》21期。配合纪委制定《海宁市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 条”流程图》,进一步明确村级组织的职责权限。
二是全面推进村级资金支付网上审批系统。全省率先全面实现村级集体资金网上审批支付和使用村务卡工作。通过系统,由出纳扫描上传原始凭证后发起支付申请,建立不同支付金额的分级审批制度,各环节审批均可采用手机端和网页端进行操作。目前已成功完成13万余笔支付业务,金额总计84.53亿元。取消村级日常支出“备用金”制度,村级日常小额零星支出使用“阳光村务卡”结算。目前共办理村务卡363张,支出金额579.56万元。
三是全面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系统。将农村集体资产租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等纳入市镇交易平台进行公开交易,通过整合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浙江江南要素交易中心平台,将系统延伸至镇、村,实现了申请、审批等流程“无纸化”“零跑腿”。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最低限价”、“分级管理”和“限额准入”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交易5715宗,成交额11.47亿元。
四是全面推行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以海宁村务e阳光平台为基础,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为理念,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着力开展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打造基层党建管理、便民服务、阳光村(居)务监督、基础信息数据库、金融授信评价系统等功能。积极对接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等部门,完善平台框架设计。村民可足不出户及时了解所在村的“三务”情况,查询相关惠民政策,享受法律服务,打通政府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该平台已实现村(社)全覆盖,访问量达到3.6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