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粮食再获丰收。据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四川2020年粮食总产量3527万吨(705.4亿斤),比2019年增加28.5万吨(5.7亿斤),增长0.8%。
从粮食播种面积来看,202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6313千公顷(9469.5万亩),比2019年增加34千公顷(51万亩),增长0.5%。
从单位面积产量来看,2020年全省单位面积产量5588公斤/公顷(372.5公斤/亩),比2019年增加17公斤/公顷(1.1公斤/亩),增长0.3%。
今年粮食生产并非一帆风顺。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种田节奏,主汛期四川又遭遇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还有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威胁粮食安全……在疫情与灾害叠加的多灾之年,粮食生产为何能获丰收?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分析,增产原因主要有三:疫情发生后,四川省抢抓农时,提前备战春耕;各地综合施策,推动粮食扩产增面;粮食作物生长期间,各地强化田间管理,将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损失降至较低水平。
——抢抓农时,全力备战春耕。大春粮食产量占全省全年粮食产量八成以上。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不误农时,四川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率先全面撤除两类地区农村公路防疫检测点,组织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经销商送农资下乡,打通农资运输“最后一公里”。2月底,全省春耕农资生产销售运输已恢复至接近常年水平。
——压实责任,推动粮食扩产增面。1月底,四川就下达粮食扩种任务,要求大春扩种粮食100万亩,确保再生稻种植400万亩,实现全年粮食增产5亿斤,并明确相关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
具体执行时,鼓励各地采取土地流转复垦撂荒地、代耕代种等形式扩大种植面积。统计显示,全省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的扩种任务均超出预期。6月底,全省超额完成扩种任务,粮食播种面积增幅创下近年新高。
——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灾害损失。今年8月,四川遭遇罕见的洪涝灾害,但强降雨未发生在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防治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方面,5月起,全川各农业主产区全部进入战时状态,监测、预警、决策和消杀实时互动,经过全省大力阻截防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端牢自己饭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