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黄蟹肥的时节,上海人对大闸蟹的喜爱已经藏不住了。这几日,嘉定区华亭镇愚园农庄里的熟醉蟹几乎成了每桌必点的菜品,这是厨师长陈宜江精心研制多年而成的一道招牌菜。
熟醉蟹以大闸蟹为主要材料,加以卤料烹饪而成。选料时需挑选鲜活饱满、大小均匀的大闸蟹。先隔水蒸熟,然后将自然凉透的大闸蟹完全浸泡在秘制醉卤中封存,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尝到极具风味的熟醉蟹了。食用时,从容器中取出,对半切开即可。成品色泽晶莹诱人,打开蟹壳,黄肥膏厚,酒香馥郁、肉质鲜嫩、香甜芬芳,唇齿留香。
大闸蟹,吃的是“鲜味”。相对于海蟹,大闸蟹个头不大,肉段也不厚,但是不论是清蒸还是与其他食材混炒,它的鲜味始终如一,这也就给了烹调熟醉蟹充分的想象空间。成品的口感如何与大闸蟹的品质密切相关,但灵魂还在于秘制醉卤。醉卤用料酒、生抽、花椒、陈皮、姜片等十几种调味料调制而成。螃蟹性寒,醉卤中的料酒、姜片等恰好能巧妙化解,一酒一蟹、一温一寒,便不用再担心胃凉或不适,这也正是陈师傅的这道熟醉蟹与众不同的地方。料酒选用了上好的花雕,一来保证香度,二来延长醉蟹的新鲜度。食用的最佳时期是二十天之内,长则越浸越咸。放进冰箱冷藏则可增加几分风味。
看似简单的步骤,要完全掌握卤料的配比却并不容易。陈师傅整整花了两年时间研究,一次次做实验似的去调整,直到从大部分食客那里得到肯定地答案,他才信心满满地将这一道拿手好菜端上了“擂台”。在今年的海派农家菜大擂台评选活动中,这道熟醉蟹从200多道农家菜和点心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十大经典农家菜”。
大闸蟹作为美食,在江浙沪一带已有些年头。民间的酒酿大闸蟹、芙蓉大闸蟹等烹调方法自古以来代代流传,可以说上海人对大闸蟹的感情,就像四川人对水煮鱼一般,已经溶于血液之中。
物以稀为贵。绵长的海岸线所带来的丰富海产显然满足不了上海人的口腹之欲。只有大闸蟹,尤其是阳澄湖等地产量少的螃蟹,才足以让人趋之若鹜。再加上季节限定,秋天一到,上海人就盯上了大闸蟹,定要举行一番考究的吃蟹仪式。
农历九月,雌蟹黄最满,十月的公蟹膏最足。品蟹的智慧里,上海人展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烹饪技法的传承与革新,更是这座城市精神与品格的体现。熟醉蟹,做法不一,遍地开花,各家有各家的独到,口味各异的人们,怀着各自的心情,享用、热衷着蟹的美味,那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