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无为市263个村(社区)中超过一半村集体年均经营性收入不足6万元。到2019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50万元的村有224个,全面消除5万元以下的空壳村和薄弱村。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已有22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其中就有无城镇黄汰村。
无城镇黄汰村又获奖了。
这次为黄汰村带来殊荣的是村里精心培育的蝴蝶兰。这组蹁跹起舞的蝴蝶兰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安徽省花卉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黄汰村能种出艳冠群芳的蝴蝶兰,这在3年前没人敢想。
2017年4月,当陈太华被选派到黄汰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时,黄汰村还没有脱贫出列。2016年村集体收入只有4.2万元,村集体穷,村民更穷,村里超过1/10农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才来那会,老实说头皮都发麻。村部破烂不堪,有几扇窗户都是用报纸糊的。”穷困的景象让陈太华印象深刻。
从入驻村部的那一刻,陈太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黄汰村落后的面貌。
“必须要有领头羊,集体产业才能强。”陈太华第一时间开始抓党建、理村务、促业务,摸清村子的优劣条件,着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为迅速提档升级,改变面貌,陈太华把“培强班子力量,强化自身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镇党委,逐步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并以此作为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2017年,在政府扶贫专项的支持下,村“两委”带领村民建设了135亩蔬菜种植大棚。现代化的蔬菜大棚,改变了当地农民长期以来种植水稻的传统,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也让陈太华和伙伴们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希望。
在陈太华看来,黄汰村地处市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广阔。为此,他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与从事生态农业的龙头企业广泛接触、深入交流,不失时机地将它们引进到黄汰村来,并为它们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紫约蓝莓、三缘养殖、胖嘟嘟农业、科技生态园、佳安水产、赵红保水产等6家现代农业企业不断壮大。村里的农业项目在3年间优化升级,现已形成了以蓝莓为主体,囊括火龙果、车厘子、蝴蝶兰、小龙虾等特色种养殖业,占地1600余亩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基地。
“村民致富有榜样,乡村振兴有力量。”引进龙头企业帮扶村民致富虽然收效显著,从某种意义上讲却是被动致富,而陈太华希望能够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主动致富。
为此,陈太华在黄汰村树立了脱贫致富的典型———胡志林。胡志林是一个肢体二级残疾贫困户,在陈太华到黄汰村担任第一书记不久,胡志林就把自己发展产业的想法告诉了陈太华,陈太华感到非常兴奋。
当即,陈太华就介绍胡志林到水产养殖大户那里务工学习。半年后,胡志林学成归来,陈太华帮助他正式成立了55亩水面集家禽与水产养殖于一体的黄汰志林家庭农场,年营收达6万多元。
胡志林的事迹激励了不少贫困户积极主动找寻产业出路。陈太华又将村里的能人发掘出来,先后组建金鑫水产养殖、惠民种养专业合作社,杨全、同创家庭农场,还建成村级光伏电站和扶贫车间各1个,带动全村138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黄汰村2017年底出列,贫困人口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陈太华说:“目前,我村正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已签约了江苏惠万家、兰溪黄源、安徽知品文旅、新和捷蝴蝶兰花卉(台商)等6家企业,以一产带动三产,全力以赴乡村振兴。”
黄汰村只是无为市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无为市政协委员、扶贫办副主任丁国寅表示,组织保障汇动能、因地制宜选产业、搭建平台聚资源、依托改革激活力的黄汰经验正成为无为市推进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