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独创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体系,发现了玛湖十亿吨级特大型砾岩油田;通过建立新疆包虫病基础医学实验室,新疆在重大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包虫病防诊治方面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项项难题被攻克,一件件成果惠及民生。“十三五”期间,新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基础研究不断夯实
“我们突破了技术瓶颈,开发出在低温-55℃的环境下能够提供有效润滑的超低温轨道交通车辆齿轮油,换油周期从12万公里提高到了15万公里。”新疆金雪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辉说,目前,公司在风电产业等领域的油品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可有效替代进口产品,企业订单纷至沓来。
企业得以发展,科研是密钥。2020年,新疆工业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这家实验室由新疆金雪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新疆工程学院联合组建,依托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强强联合,创立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有机融合的实验室创新模式。
新疆启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认定通过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达86家,实验室所属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十三五”期间,新疆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总体思路,瞄准产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需求,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改革创新,重点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生态环境、医疗健康等民生领域培育组建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产出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形成了开放合作的运行机制。
转化能力持续提升
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6团的棉花示范田喜获丰收,这里栽种的是新疆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示范栽培的源棉11号棉花新品种。“2019年我们试种了1000亩,2020年增加到5000亩,预计亩产能达到550公斤,全部被纺织企业订购一空。”16团团长丁胜说,这种优质棉的收购价每公斤最少要比普通棉提高0.2元,而且供不应求。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转化什么。”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雪源说,机采棉最大的问题在于机械采收带来的原棉质量下降。经过多年试验,该研究所与兵团棉花种植基地合作,育成了早熟、优质、高产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源棉11号,满足了中高端棉纺织企业对优质棉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新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突破一批重点领域的技术瓶颈。与此同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2019年,全区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87项,成交总金额达7.82亿元。
创新创业日趋活跃
凭借人工智能训练集管理系统,乌鲁木齐蓉亭心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填补了国内在人工智能训练集管理领域的空白,还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疆赛区)暨第七届新疆创新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公司负责人杨洋介绍说,公司在入驻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创业服务中心园区后,园区持续提供科技服务、创业辅导和投融资对接等,企业得以快速成长。
“十三五”期间,新疆按照“一区多园”顶层设计思路,不断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步伐,鼓励具备一定科研基础的市场主体在电子商务、无人机、医疗仪器及医药开发、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领域建立专业化的众创空间,积极支持自治区高校建立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育成平台,为新疆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众创空间、企业基地等136家,孵化企业及创业团队超过6100家,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及产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科技创新创业日趋活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2016年至2019年间,新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近300亿元,销售收入超66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