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三代“黄瓜人”接力“劳模精神”种好瓜

   日期:2020-12-04     来源:新华网    作者:zgny.com    浏览:925    评论:0    
核心提示:.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
.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11月下旬,57岁的研究员杜胜利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来自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研究的是黄瓜种子。

  创立这个研究所的是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侯锋。这位蔬菜育种专家是1989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11月上旬,侯锋病逝,享年92岁。

  黄瓜发展成今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吃得起的“大路菜”,有着侯锋和团队的重要贡献。

  66年前,26岁的侯锋被分配到天津做农业技术员。看到津郊农民辛辛苦苦栽下的黄瓜苗染上霜霉病面临绝产,他心痛不已。从此,他一头扎进黄瓜地,与爱人一起开展黄瓜抗病育种研究。

  “想让农民有好收成。”侯锋曾说。

  1978年,因为解决了国内黄瓜品种劣质、低产、抗病性差的难题,侯锋凭借“津研1、2、3号”获颁“全国科学大会奖”,也成为农民心中的“黄瓜王”。1983年,由他带领的团队育出的品种占到了全国露地黄瓜种植总面积的80%,黄瓜亩产由过去的15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0公斤以上。

  随着“津研”“津杂”“津春”“津优”等系列相继问世,黄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产量更高、口感更优、适应环境能力更强;团队研究力量也在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黄瓜研究所培育出适合不同栽培模式、符合不同消费需求的黄瓜新品种17个,良种累计推广20万公斤,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

  这些成绩离不开团队“劳模精神”的发扬。

  上世纪90年代末,在侯锋的支持下,杜胜利在我国建立了黄瓜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由此技术育成的“津优401”“津优409”“科润99”等黄瓜品种被农民广泛种植。

  杜胜利说:“1989年,我刚到研究所时,侯院士已经60多岁了,他仍和年轻同志一起在地里做农活。这种踏实苦干、勤劳奉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21世纪初,跨国种业公司涌入中国。“我们下乡一看,很多蔬菜都是外国的品种,种子价格非常高,但品质好、产量高,农民还是愿意买。”201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年近七旬的李加旺回忆说。

  回到大棚,李加旺“走火入魔”了:“侯老师常说要‘不怕累,多走路,勤观察,用脑记’,达到和黄瓜对话的境界,就能发现不同育种材料之间微小的变化。”

  2006年,颜色均一、瓜顶圆润的“津优35号”被成功研发出来,一亩地能为农民增收2000元以上。“时至今日,‘津优35号’仍然是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黄瓜主栽品种。”李加旺很是自豪。

  黄瓜研究所名气大,不少大学生前来应聘。2007年,“80后”东北姑娘李愚鹤“能吃苦、不娇气”的品质被团队“一眼相中”。

  “早上一身露水,中午一身汗水,在大棚37、38摄氏度的环境里做试验,这是常态。”李愚鹤说。由于常年待在大棚做田间试验,她的肤色比一般女孩子要黑一些,没有精致的化妆品,也没有时尚的服饰。“作为团队的新生代,我要和农民们打成一片,倾听他们反映的问题,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

  “所里的年轻一代个个能独当一面,后生可畏。希望年轻人能继续弘扬劳模精神,秉持所里‘创业、严谨、进取、奉献’的理念,研发出更优质的黄瓜品种。”李加旺说。

  规划《建议》提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黄瓜人”给未来五年定下了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黄瓜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助力我国蔬菜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我们会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扛好中国黄瓜品牌的大旗。”李愚鹤说。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