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泉州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难度加大、特别是上半年新冠疫情导致农民就业和务工收入受到较大影响等不利形势下,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资产盘活、市场开拓、产权改革和带动就业等5方面要领,促进农村居民收入逆势增长,成效显著。
2020年1-3季度,泉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7元,增长5.0%,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围绕产业发展,泉州大力推广农业“五新”,全市实行稳产保供,实现增产增效,粮油、茶叶、蔬菜、水果、畜禽、食用菌等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以畜禽产业为例,泉州抓住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契机,推动生猪产能恢复,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场17个,禽类标准化养殖场改造4个。1-3季度泉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经营净收入6087.8元,增长10.7%。
在不遗余力推动农业产业增产增效外,泉州将盘活资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据了解,泉州共有泉港区、晋江市、永春县3个试点县(市、区)及9个非试点县(市、区)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任务。全市12个县(市、区)清产核资有经营性资产的村居(村民小组)数1676个;参与股份合作(份额)制改革的有经营性或资源性资产的村居共有2392个、6个村民小组。截至目前,泉州共有2392个村居、6个村民小组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率100%;已全部完成集体经济登记赋码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四上墙”工作;已发放股权证书总户数1850459户,发放率100%。
发展产业、盘活资产是固本,而开拓市场则是开源,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直接效应。为了助力农民抱团开拓市场,泉州组建了“泉州市农产品产销联盟”,累计帮助5万多农户销售蔬菜、水果、食用菌、禽蛋等各类农产品13万吨,有效解决农产品短期性滞销难题。
同时,依托“泉州市农产品产销联盟”,开展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11场(次),累计吸引参与群众65万人次,销售各类农产品金额达5800万元;组织2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永春、洛江、晋江和石狮举办4场“泉州乡村好货展”活动,累计400多家参与营销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产销对接1300多单,协议金额2.6亿多元。
另外,依托大型农业展会,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实现现场销售额3500万元,对接协议金额10亿元;组织37家企业赴银川参加“闽宁特色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采购总额达3500万元。同时组织20家农产品生产和营销企业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进一步扩大泉州农产品消费市场。
针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方面,泉州通过改革产权推动农民增收。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泉州下发《中共泉州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做好农户承包地流转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依托政策,泉州土地流转面积42.78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6.1%;涉及农户13.34万户,占所有承包农户的12.3%。土地流转主要以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1-3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转移净收入1828.1元,增长9.4%。
此外,在“促增收”的同时,泉州通过带动农民就业“保增收”,提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工资性收入。为提高农民素质,泉州下发《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89期,培训5647人,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98.5%。为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泉州下发《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泉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泉州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继续在泉港、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泉州台商区等9个主要农业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工作。1-3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9844.3元,增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