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永业村,气温依旧偏高。临近中午,闷热的天气,让运送货车车厢里的420箱蜂群变得焦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押运过程十分艰难。当运送货车行驶到距离最终投放蜂点还差一公里时,狭窄的道路挡住了运送蜂箱货车的去路……
“两个小时之内必须把这些蜂群运送到安置蜂场,再耽搁蜂群就会被闷死的……”丁氏蜂业驻西盟县中华蜂养殖项目经理普光伟作为此次运送蜂群的押运人员,看着被闷在蜂箱中的蜜蜂焦急地说道。
自卸小货车、拖拉机、三轮摩托……在永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江召集下,永业村群众立马开着自家的空闲车辆赶来“救援”,一场“时间抢夺战”就此开始。
“还好这批中蜂安全到达了,我可算松了口气。”临近中午11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420箱蜂群顺利转运到永业村蜂场。普光伟看着蜂群安全送达蜂场,总算松了口气。
永业村境内山峦起伏,谷深林密,花草种类繁多,发展中蜂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随着此次中蜂产业“落地”永业村,将进一步优化永业村的产业结构,为永业村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过去,我们永业村群众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谷子等传统的农作物,产业单一、劳务成本高,群众收入却很低,制约着永业村的发展。这次420箱蜂群的‘落地’,不仅解决了我们村里产业薄弱的问题,还增强我们村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对于这个‘甜蜜的事业’,村里的群众都满心期待,都说等着来年,要好好的尝一尝永业蜂蜜的甜!”永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江说。
产业扶贫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持续增收难的根本出路。脱贫攻坚以来,西盟县以“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受益”为核心,依托“5+X”产业发展体系,发展中蜂、肉牛、无筋豆等一批适合西盟乡村发展的特色产业。这些产业的“落地”,有效地解决了西盟乡村产业单一、农民收入渠道窄的问题。
“目前,我们公司与西盟政府合作,已经在全县投放了68个中蜂养殖点17000蜂群,预计今年底,将完成105个养殖点3万箱蜂群的投放。2019年投放的32个养殖点7000多箱蜂群,产能平均已达到7.5公斤每箱蜂群,按照市场价格60元每公斤的价格,每箱蜂群能为群众带来450元收入。同时,为了保证这些蜂群能够在各村落地生根,我们将适时的对各个蜂群投放点进行技术指导,并与群众签订合同,对群众养殖产出蜂蜜进行保底回收。”普光伟说。
为了使产业更好的落户各个乡村,西盟县还积极为乡村群众与企业“牵线搭桥”,积极组织乡村群众开展养殖。
“为了让群众发展好中蜂养殖,今年9月我们在班母村开展了45天的中蜂养殖培训。希望在2020年底达到每个村集体(合作社)至少有2名以上的农户熟练掌握中华蜂养殖技能,实现从托管养殖到独立发展的转变。”西盟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工作人员陶玉波说。
产业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西盟县将养“小蜜蜂”当作“大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甜蜜幸福路”,让乡村群众对“甜蜜”的美好生活有“奔头”。
云南网通讯员 李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