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为4.4万余名贫困群众开启幸福之门

   日期:2020-11-18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908    评论:0    
核心提示:  4.4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加入,让新疆林业领域在天山南北多了一股充满活力的力量。4年多时间,通过将生态护林和脱贫攻坚

  4.4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加入,让新疆林业领域在天山南北多了一股充满活力的力量。4年多时间,通过将生态护林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掌握了技能,实现了就业,摆脱了贫困。借由这一制度,新疆的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也有了更为坚实的基层支撑,迈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精准识别 

  贫困户成为护林员 

  11月16日,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阿鲁艾日克村,吐逊·托乎提穿上蓝色的工作服,带着馕和水出发了。今天的任务是巡林,他和同事们在林带里鱼贯而行,金黄的落叶被踩出沙沙的声音。 

  南疆气候干燥,吐逊在林间四处穿梭,查看每一处可能的起火点,3公里的林段,他需要仔细巡查。而这一日的工作内容都被详细记录下来,拍照上传,成为第四季度护林员工作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有具体内容,不是漫无目的在林子里转,和以前散漫生活不一样,现在我是个护林人,什么都是有标准的。”吐逊说。 

  不仅是吐逊,从2016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启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以来,截至2020年,共下达新疆生态护林员名额指标44332个,涉及我区10个地州、53个县市,其中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共安排生态护林员39787人。所有生态护林员都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行走在天山南北的林海之中。 

  以中央相关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新疆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细则》,按照“坚持精准自愿、公开公正、稳定持续、统一管理”的原则,在法治框架内依法依规展开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 

  “我们把生态护林员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县、地州市、自治区林草和扶贫部门联合建立三级审核机制,对各地上报的生态护林员基本信息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信息库进行核对,联合建立生态护林员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调度各相关县市在岗生态护林员情况,确保生态护林员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扶贫办负责人张建江说,“这4.4万多人,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补助标准,辐射带动了8.8万人稳定脱贫。” 

  学得一技 

  脱贫后拓宽致富路 

  在乌什县阿合雅镇麻扎村,艾海提·努尔已经越来越熟悉沙棘修枝的工作。这是一门技术活儿,在他成为生态护林员前,艾海提对此完全没有概念。“我申请并通过审核,成为一名生态护林员后,才发现这份工作让我得到的不光是工资,还有技术。” 

  “我第一次知道巡林过程中还需要给树木修枝抚育,并且在林业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培训中掌握了关于沙棘种植的一系列技术。”艾海提说,“这个真的好,有人手把手教,以前全是自己摸索,有人教没人教,差别大着呢。我现在除了工资和种地收入,还可以用自己学到的技术打工。我们乌什种了很多沙棘,只要技术好,就有干不完的活儿。去年我就挣了4万多,已经脱贫了。” 

  技术培训,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后得到的最重要收获之一。当稳定的工资让他们和家人基本生活无忧时,护林员培训中学到的林业技术,让他们有一技傍身,从而为拓宽致富道路创造了更多可能。 

  在洛浦县纳瓦乡诺布依村,阿布来提·阿布拉家曾经就靠8亩地务农为生,家中还有3个孩子,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穷而又看不到希望,让这个家庭矛盾不断。自从2018年当上生态护林员,掌握了林果管理技术的阿布来提一下成为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现在周边谁有林果方面的技术需求,都会找我,在村里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我还承包了40亩樱桃地,40%的收益分给贫困户。”冬日里,阿布来提笑得很暖,“我觉得现在头顶上的天,特别蓝!” 

  这是一个逐步迈向良性的循环,各级林草部门挑选林果标准化管理技术成熟、责任心强的“土专家”,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管理和带动护林员队伍,抓住特色林果业施肥、整形修剪、嫁接改优、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时期,大力开展林果管理科技培训工作,深入一线开展“面对面”“手把手”跟踪服务,确保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乡、到村、到社、到点、到户、到人。最终,层层举措产生的合力,结出了脱贫硕果。 

  群体效应 

  促进生态经济双双向好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林果质量越来越优,是近几年来新疆社会发展中显著的变化。在这其中,生态护林员的作用功不可没。“44332名生态护林员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张建江说,“通过一系列培训,他们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术,不仅自己成功脱贫,更成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的重要推力。” 

  2019年,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阿克托合拉克村村民塔西古丽·艾麦成为一名生态护林员,自此,熟悉的胡杨变得陌生,然后又变得熟悉起来。“以前光知道是胡杨,当了护林员后才明白这林子在生态上的意义,现在对它的爱又深了一层,认识不一样了嘛。” 

  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森林资源稀缺、土地沙化等问题高度重合,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生态护林员项目是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实现了‘以林养人’和‘护林脱贫’的双赢。”张建江说。 

  目前,生态护林员有效管护着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的1069.57万亩森林、230.51万亩湿地,228.21万亩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以及9540.69万亩的可利用草原。 

  与此同时,在自治区连年开展的“百千万培训行动计划——林果科技进万家”活动中,自治区和各级林草部门组织的专家,在田间地头培训时,必然面对的群体之一,就是散布在天山南北的生态护林员。 

  在墨玉县乌尔其乡巴扎博依村,艾克木·阿卜杜哈力和村里其他十几名护林员,成为巴扎博依村核桃产业的“守护神”。“技术都是在生态护林员培训中学的,”艾克木说,“但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为全村服务,个人收入提高了,村里核桃的整体质量也上去了。” 

  类似的情形在多地上演。在管护任务完成后,南疆各地均组织生态护林员组建林果技术服务队,参与密植园改造、果树嫁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林果示范园建设等一系列林果提质增效工作,这在增加生态护林员收入的同时,稳步推进着南疆林果主产区林果业的发展。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