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家的地整平了,弱劳动力家的地喷洒农药了,残疾户家的地铺上地膜了……
这段时间,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庄乡魏家台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一抹亮丽的红色,一群身穿红马甲的村民在谈笑中忙碌,红马甲上写着“魏家台村党支部党员先锋服务队”两行字。
魏家台村党支部党员先锋服务队于今年3月成立,由1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脱贫先进和优秀村民组成,一共30人,平均年龄40岁,是海东市首支村级党支部党员先锋服务队。
第一书记郭顺祥说,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建统领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即使有一天驻村工作队撤走了,也能为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振兴乡村、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提升村级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发动队员们在危难关头冲锋在前,是魏家台村党支部党员先锋服务队的宗旨。
接过鲜红的队旗,党员先锋服务队队长张学龙干劲十足。他和队员们迅速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他们是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引导员,他们在各个角落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他们定期串门帮扶特殊家庭,人口普查也有他们的身影……
71岁的马和车是村里的低保户,儿女在外打工,家里几亩地让他一筹莫展。这个时候,党员先锋服务队来了,队员们帮他除草、翻地、喷洒农药、铺地膜,开春还会帮他种玉米、土豆和小麦,提供一条龙服务。
马和车除了说“谢谢”,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笑起来脸上的褶子更深了,他切身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
郭顺祥还协调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所党支部与魏家台村党支部成立党建联建办公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党建步伐,探索脱贫新村党建工作新路径。
党员先锋服务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带动村民发展产业,经营好家庭小牧场,一同奔向小康生活。在郭顺祥看来,只有“扶智扶志”,激发村民们改变自我的迫切愿望,才能彻底改变魏家台村的面貌。
6月底,村里举办了一场“感党恩记党情”主题活动,表彰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先进老党员老干部,及积极参与村务活动、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的优秀村民,共10人,旨在树立典型,激励村民们学习先进,实实在在地巩固脱贫成效。
白向志,60岁,是受表彰的致富带头人之一,他戴大红花,笑容满面。他手捧奖状在乡亲们面前吐露心声:“我以前是贫困户,住的是土坯房,喝水靠牲口驮运,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靠着养牛脱贫致富。我们家现在有19头牛,牛棚修得更规范了,从家到牛棚的小路铺上了地砖,来回走路泥水不会裹挟裤腿了,牛棚里还通了自来水,今年牛价好,收入肯定会增加。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过好日子,这几年我们家处处都有变化,生活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跟白向志一样,46岁的安国虎也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他家养了两头牛、60只羊,年底最少收入3万元。他激动地说:“过去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家里穷愁的很,是驻村工作队帮助我脱贫致富,现在我也要帮助大家过更好的日子。”
作为党员先锋服务队的一员,白向志和安国虎不光自己要富起来,还要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他们分别与三户村民结成对子,传授养殖经验和技术,并将培育出的小牛犊和小羊崽分给大家,六户村民走上了养殖路。
郭顺祥介绍,家庭畜牧业是魏家台村的致富主导产业,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农畜联动、种养结合的道路。如充分发挥贫困户人均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作用,建成60座家庭小牧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47.96万元。目前,村里养羊30只以上的村民达28户,养牛5头以上的有12户,全村牛存栏数量较2015年的45头增长到如今的110头,羊存栏数从2015年的520只增长到1530只,人均年收入7280元。
“今年市场上肉价居高不下,村民们收入可观,养殖积极性更高了,一批新养殖大户即将诞生。”郭顺祥高兴地说。(责任发布:马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