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亮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挂职,担任太仆寺旗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3年的时间,1000多个日夜,他终日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俯下身、沉下心办实事,只为太旗群众过上好日子。3年里,扶贫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10月,是高亮最忙碌的时候,此时正值太旗草莓苗起苗阶段,作为项目负责人,高亮总是要到现场看一看才放心。
“刚来的时候,当地农户见过草莓也种过草莓,但是没有接触过种苗、育苗,最大的难点是缺乏技术支持,同样也没有技术人员。”高亮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扶贫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高亮告诉记者,为了将草原和草莓结合起来,他深入调研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查阅资料之后,发现太旗适合育苗、育种。为了充分利用太旗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他为此下足了功夫。
“种植草莓方面,昌平有非常优秀的技术支撑,有品种优势,对太旗来说是一个互补。”高亮说。
在高亮的不断沟通交流下,昌平区发挥了品种和技术的优势,市场的保障,太旗提供了资源和人力,双方优势互补,促成了项目顺利落地。
2018年5月,在高亮的带领下,宝昌镇边墙村、农牧业研究所、内蒙古百斯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处建设了6亩草莓种苗繁育试验基地,当年培育了草莓种苗11.5万株,填补了太旗没有草莓育苗的空白,这让高亮信心倍增。
通过2019年的推广,当地百姓和合作社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前景,今年有很多百姓和合作社参与其中。“有了这个项目,我们就能赚到钱,在不忙的情况下过来打点工。离得近对我们农民来说也方便。”在草莓大棚工作的农户边继红说。
3年的挂职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高亮每天都在想,还能为当地的发展做点什么。他意识到要想让太旗早日脱贫、不再返贫,必须增强“造血”功能。
2019年,以草莓育苗为主的草莓农业园正式建立。从最开始的3个棚、5个棚到现在186个大棚,草莓育苗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步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除了助推当地产业落地,高亮还包村包户,定点精准扶贫,承担起这些贫困家庭的脱贫工作。在这方面,高亮可没少下功夫,其中入户沟通和贫困户聊天是他的“制胜法宝”。在挂职的3年时间里,全旗都有了高亮的熟人,父老乡亲也记住了这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身影。高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点改变着贫困户的家庭境况,对他来说,这不仅是自己个人的历练,更是作为一个扶贫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责任和担当。
据太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光介绍,近3年来,北京市和社会各界,尤其是昌平区,不断加大对太旗的帮扶力度,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一亿元,实施项目80多个,有8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扶贫干部立足于扶贫工作,全力以赴的做好京蒙协作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两地协作机制上不断完善,在重点项目带贫惠民的效果上非常明显。
每笔资金的到位,每个项目的建成,寄托的是太旗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饱含的却是高亮坚韧不拔的努力。艰辛的付出也终于接出硕果,在京蒙扶贫协作助力下,太旗73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9901户20837人减少至59户10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10.15%下降至0.06%,高标准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正是因为有一群像高亮一样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的扶贫干部,才让更多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众多的贫困群众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