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辉县市“四链五产”探索太行山区可持续脱贫路径

   日期:2020-11-0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zgny.com    浏览:843    评论:0    
核心提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辉县市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以产业规划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政策扶持为支撑,立足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辉县市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以产业规划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政策扶持为支撑,立足于解决太行山区贫困群众脱贫产业发展链条短、覆盖面小、村集体经济薄弱、带贫能力弱等问题,与资源禀赋、地域特色、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谋划了以光伏、生态旅游、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和电商带贫为主导的“四链五产”立体式产业扶贫网络,探索出一条适合太行山区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的脱贫路径。

  资源禀赋结合起来,密切利益链,让“绿山”变“金山”

  辉县市充分利用太行山景区优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光伏能源产业。创建“景区+企业+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景区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大力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流转景区周边闲置土地,增加群众财产收入;培育特色旅游,选择一些条件好、特色突出的乡镇作为重点,盘活镇村集体资产,建设特色小镇、文化古村落、精品民宿等带动群众创业增收。

  目前,辉县市县域内旅游单体1568个,3A级以上景区7家,国家级森林、地质、攀岩公园各1个,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18家,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3个,省级休闲观光园区5个。全市发展采摘园、农庄、合作社等涉旅经营主体162家,农家院近千家,直接吸纳贫困群众就业2000余人,700多户贫困群众依托旅游自主创业,年收入超过3.5万元。2019~2020年,辉县市统筹涉农项目资金2200万元,聚焦79个贫困村和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任务,密切增收利益链条,创建“村企共建、村村联建”模式,谋划实施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项目7个,通过务工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将带动全市79个贫困村集体和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1580户5129人实现稳定增收。

  同时,辉县立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可用于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面积较大的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发展光伏产业政策“窗口期”,创建“集体自营产业+贫困村”模式,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由政府投资2.32亿元建设光伏产业基地,成为全省首个政府投资光伏产业的县级市。建设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66个,光伏总装机容量32.6兆瓦,年发电收益约3300万元,对兜底户和79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破解了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收入,同时惠及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与地域特色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让“高峰”变“高原”

  辉县市结合太行山区地域特色农业优势,大力发展辉县山楂、高产红薯、有机小米、薄皮核桃特色林果种植、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将产业链条拉长做强,不断激活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内在活力,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创建“带贫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大力推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增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

  积极发展农产品多样化深加工,新开发山楂微粉、多味烤核桃、酸辣粉等新产品,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危机中育新机,大力挖掘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巨大潜能,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大力培育电商销售新业态,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辉县市有80家带贫企业(合作社),建设产业扶贫基地66个,流转贫困户土地4700余亩,覆盖300多个行政村,辐射带动全市15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搭建龙头电商带贫销售平台4家:尚品电商、工会、融媒、邮政,优中选优认定扶贫产品80多个,电商促进农村产品上行金额达到28804万元,其中贫困地区上行金额为1680万元。

  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提升价值链,让“老树”发“新芽”

  近年来,辉县市立足“百泉药市”600多年药贸历史优势,坚持把中药材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来抓,积极探索“中药材+”模式,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加速发展,使老产业孕育新生机。通过调研摸底,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与科研院校、食药企业合作,着力开发以连翘、柴胡、道地山楂为代表的中药材传统产业,沿着上游(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等)、中游(药物活性成分提取)、下游(原料食品深加工和提取后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等)三个方向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目前,新增金银花、黄芩等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野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人工种植面积近10万亩,规划整理野生中药材30万亩,其中20万亩连翘销售量占全国的四成,产值超过5亿元。

  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创建“政府+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投资扶贫专项资金建设中药材加工项目,项目建成运营后,可实现对太行山区南村镇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发展全覆盖,能直接安置贫困劳动力50人就业,预计每户年增收2.5万元。当前,辉县市从事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群众有上万人,每年创造社会经济价值3.68亿元。

  创新电商扶贫模式,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了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辉县市张村乡创建“政府+电商企业+贫困户+店铺”带贫模式,引导河南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尚品电子商务公司,为张村乡、南寨镇等400余户贫困群众注册运营淘宝店铺,实行店铺设计、运营等“一条龙”服务,每户贫困户不仅每月补贴100元,3年后还将享受到店铺收益分红。整合中药材,小米、红薯粉条、花椒、山楂等近40种优质扶贫特产,通过电商平台变成了网上的畅销品,已累计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特产品近200万元,让辉县品牌叫得更响。

  与龙头企业培育结合起来,拓宽带贫链,“星火”广“燎原”

  辉县市以引进项目为突破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大力培育企业带贫,以点带面,让辉县的“草根企业”带贫成效遍地开花。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企业159家,中小企业及合作社3万多家。

  引进产业项目注重产业转型升级而非GDP拉动,注重特色项目与当地项目的结合而非雷同布局。南寨镇引进河南诚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清洗、筛选、切片、烘干流水作业生产线,对山楂核进行精细研磨打粉,成为畅销的保健产品,并正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从山楂中萃取黄酮。该公司每年可收购周边村优质山楂20余万斤,可为附近贫困群众增收近20万元。

  壮大龙头企业注重提升创新科技含量,着眼发展长远谋划。冀屯镇依靠传统食用菌种植优势,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星河生物公司,拥有196个高科技菇棚,自动控制光线、温度和湿度,日产金针菇240吨,年产值达3亿元,是亚洲日产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企业,拥有国内单产最大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无偿向贫困户提供原料、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到户精准扶贫举措,直接带动700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800元,间接带动周边7个乡镇2000余农户通过供应原材料户均年增收350元。累计安排贫困劳动力276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

  注重新兴业态带贫培育。2020年,冀屯镇益三村谋划入库在建食用菌种植扶贫产业项目占地70余亩,总投资600万元,以种植熟料平菇和毛背木耳为主。项目建设主体大棚58座,农具房24座,冷库300平方米,该项目8月已投入使用。项目单棚利润可达6万元/年,年产1160吨平菇、2200吨毛背木耳,可辐射带动赵固、北云门等乡镇8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贫困户每年可增收近2000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贫困群众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辉县市将继续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全面小康的基础打得更牢、底色擦得更亮。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