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有了农发行订单融资的支持,缓解了我们周转资金不足的压力。”9月23日,新疆昆仑绿源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建新告诉记者。
从解决“不能贷”的问题,到实现“贷得好”的效果,面对脱贫攻坚战“最后的硬骨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牢牢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突出模式创新,着力在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模式:让资金能放下去
莎车县有种植万寿菊的传统,带动脱贫潜力巨大,却因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难以发展。
怎么办?农发行新疆分行牵线搭桥,2019年引进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莎车县建厂,并累计投放贷款2.26亿元。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20年莎车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带动8万余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4万余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牵线搭桥引进晨光生物这样的承贷主体,正是农发行新疆分行破解贫困地区市场要素不足问题的创新之举。
“贫困地区或是缺乏承贷主体,或是有承贷主体却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导致我们的钱放不下去,产业也就立不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模式,创造条件解决‘不能贷’的问题。”农发行新疆分行副行长郑斌说。
2019年农发行新疆分行引入内地和疆内11家重点企业到南疆四地州落地,对这些企业累计投放信贷20.56亿元。除此之外,农发行新疆分行发挥融智的优势,协助贫困地区建立了7家公司。
资金流向企业、企业发展产业、产业致富农户。按照这样的思路,2019年农发行新疆分行累计投放贷款439.29亿元,2020年前8个月,该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273.94亿元,完成总行下达全年任务的117.57%,对于10个未摘帽贫困县,更是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投放任务。
全线发力:让产业能立得住
“产业链上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产业链都受影响。我们着重支持全产业链发展,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促进产业的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动力,也可以为企业还款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郑斌说。
针对新疆的资源优势和农业经济特点,农发行新疆分行已经支持了棉花、林果、粮食、畜牧等产业链。拿林果产业链来说,从种植、收购,到加工、销售环节,农发行新疆分行都提供贷款支持。2019年,该行在种植、收购、仓储加工、流通环节分别投放扶贫贷款10.47亿元、21.42亿元、7.7亿元和6.3亿元。
特别是林果收购环节,农发行新疆分行联合政府部门创新推出了托市收购政策。“该政策在南疆实施,参考特色林果当地上一年同期平均价格等因素,制定本年度红枣、核桃、杏的分品种、分等级、分区域的托市收购价格。当托市收购的林果产品市场价低于托市收购价时,立即启动托市收购机制,有计划地分区域、分等级、分品种对林果产品进行保护价收购。”农发行新疆分行副行长王军说,托市收购的资金,由农发行新疆分行提供贷款支持。
在英吉沙县龙甫乡,爱杏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杏子进行托市收购。9月9日,该乡铁提尔巴格村村民阿布迪热合曼·外孜告诉记者,他家有7亩杏园,2020年,他把杏子全卖到了这家合作社,“杏子价格高还不愁卖。”
扶志扶智:让贫困户富起来
产业立起来了,如何让贫困户受益?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在产业扶贫上,微、小、中、大型企业分别带动1个、3个、5个和10个以上的贫困户,方可申请扶贫贷款。而在项目扶贫上,项目惠及的人口中有10%以上的贫困户,方可申请扶贫贷款。达到以上要求,产业和项目就能享受降低利息,降低准入条件等优惠政策。
“这些条件和优惠,在合同中我们都是要写明的,放贷前,我们拿着贫困户名单逐一核实。达到要求才放款,倒逼企业和项目必须惠及到贫困户。”农发行新疆分行扶贫业务处处长曹文江说。
截至8月末,农发行新疆分行产业扶贫贷款余额364亿元,占扶贫贷款余额总数的65.49%。2019年以来,农发行新疆分行产业扶贫共带动贫困户6.75万人实现脱贫增收。
农发行新疆分行贷款支持的新疆禾邦牧业有限公司吸纳了15名贫困村民就业。9月14日,在该公司养殖场的棚圈里,玉买尔·巴拉提正给育肥牛上料、上水、除蝇,“现在我每月固定工资3000元,有了这笔收入,2020年我将稳定脱贫。”他说。
通过发展产业,一大批贫困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不仅带动他们脱贫增收,还带来了他们思想上的巨大变化。“如今,贫困户的思想观念普遍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市场意识、合同意识、契约精神、组织纪律观念都得到了明显提高。”郑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