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走出“机关大院”走进村里 松江乡村的“新成员”干出了啥成绩?

   日期:2020-10-13     来源:东方城乡报    作者:zgny.com    浏览:45    评论:0    
核心提示:  去年6月,15名科级以上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松江15个经济相对薄弱村驻村帮扶,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

  去年6月,15名科级以上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松江15个经济相对薄弱村驻村帮扶,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帮扶指导。

  去年6月以来,来自市民政系统的王劲颖变换了工作岗位,在松江叶榭镇兴达村就任驻村指导员,他也是松江驻村工作组的组长。如今,他已习惯了村里的工作节奏。每天7点多,从附近临时住所赶到村委会,开始一天工作,下午与村里工作人员一同下班,有事随叫随到。像王劲颖一样,经过一年多时间,活跃在松江乡村的驻村指导员已融入在乡村“大家庭”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带动乡村发展。去年6月,市委组织部和市农委牵头,松江区委组织部、区农委响应,市区两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15名科级以上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松江15个经济相对薄弱村驻村帮扶。如今项目开展1年余,驻村指导员潜心工作,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帮扶指导,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责任,驻村助农工作取得实效。

  鼓励松江大米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卖体验”

  受限于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定位,兴达村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纯农村。兴达村和浦南大多数农村一样,产业发展是短板和难题。这也让王劲颖忧心不已。“传统农业终究增收不易。如今在兴达村呆了一年多的王劲颖对于村里的发展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农村要发展,要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松江大米的种植是兴达村农业种植的拳头产品,但不能只是就农论农。”王劲颖掰着手指算细账,单卖稻谷只有3元每公斤,如果卖大米能够卖十一二元一公斤,而包装好打上自有品牌的大米则可以卖到20多元一公斤。

  农桑产业,其命维新。“兴达村的大米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跃升,这是一种出路。”王劲颖认为,这是从一产到二产的进步,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还需要实现从“卖品牌”到“卖体验”的转化。实现王劲颖这一发展蓝图的据点在村里的品牌乡村旅游点——八十八亩田民宿。这里是松江首家挂牌的乡村民宿,也是松江大米推广和销售的重要点位。为了进一步发挥民宿“带货”松江大米的能力,也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王劲颖一方面借助各方资源,不遗余力地推广八十八亩田出产的“云米”,同时为八十八亩田的挂牌以及设施提升项目多方联系,提升八十八亩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过多方奔走,如今,八十八亩田已经挂上了松江首家民宿的铭牌,稻香森林等景点内也因争取到道路提升项目即将迎来新的改观。八十八亩田成为附近农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的“领头雁”,接下来将联合周边村民开发民宿和民俗体验街等项目,让兴达村这个传统靠“农”吃饭的村落,更好地搭上乡村旅游发展快车。

  唤醒乡村里的“白鹭”文化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助力。泖港镇腰泾村是远近有名的“文化村”,除了定居在村里的文化创客外,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就是村里的“白鹭诗社”。

  然而,宋欢婕来到村里担任驻村指导员后,却发现这个往日令村民引以为傲的诗社早已“沉睡”多年。因为缺乏相关的管理协调人员,诗社已经长时间空置,没有开展相关活动了。“要让诗社重新开张,发挥好诗社对乡村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为了帮“白鹭诗社”再次焕发生机,宋欢婕借助所在教育系统的资源,邀请到上海市“华亭诗社”的成员走进腰泾村,与“白鹭诗社”共同开展结对活动,一同采风创作并开展座谈会。“华亭诗社”成员为“白鹭诗社”下一步的发展出谋划策。如今,通过运营管理,白鹭诗社重新开展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征稿活动还汇编了村里的《白鹭诗刊》。

  文化需要挖掘,也需要传承。暑期,宋欢婕邀请来自教育系统涉及国学、体育、棋艺等领域的专业老师到腰泾村的“白鹭大讲堂”授课,丰富了乡村孩子的暑期生活,也使乡村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人居环境整治留住乡村味道

  从大院到农村,沾一身土气,才能接地气。一年的驻村工作让驻村指导员蒋峥嵘深刻感受到,助农工作不能替民做主,要深入田间地头问计于民,才能更好地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蒋峥嵘到驻地泖港镇曙光村后经历的第一场硬仗,其中规范家禽养殖更是重点难点工作。“抓不好这项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并不会取得实效。”为此,蒋峥嵘和村班子成员通过一家一户走访和田间地头奔忙,一开始就制定了接地气的整治原则。其一,国家法律层面没有禁止农村地区养禽,市区相关文件规定“无不规范散养家禽”,并不是说要全面禁止养殖,而是要规范养殖;其二,乡村要有乡村的味道,有鸡鸣犬吠、乡音乡愁。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要突出乡村特色,不能完全按照城市建设理念打造乡村,应注重与乡村实际相结合,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综合各方面因素,村里对畜禽养殖整治不搞“一刀切”,确立了“红线”范围内必须退养,其他区域实行“鼓励退养+规范养殖”的整治原则。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