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9月21日电 “纵横千里万顷山,百座高峰耸云端。二十槽埫林草茂,涓涓细流润百川。”9月20日,在巫溪县红池坝镇“枫驿客栈”农家乐,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玩着诗词接龙游戏。
得益于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如今红池坝镇引得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旅游业得到极大发展,这也带动了当地民宿的快速发展。
“以前,我们这里是‘穷山沟’,现在被游客称为‘世外桃源’。”谈及红池坝镇的变化,红池坝镇镇长唐庆说。
要想富先修路 破交通瓶颈难题答好脱贫攻坚卷
红池坝镇位于巫溪西北角,距离巫溪县城120余公里,是全县地理位置最边远的乡镇。要到达红池坝镇,必经该镇唯一出境公路--田茶路。田茶路全长30公里,全线悬挂在河边的悬崖陡坡之上,弯多路窄,来往车辆要想错车,只能在专门扩宽的会车点提前“预约”。
“只要一下雨,心就会提到嗓子眼。”唐庆说,田茶路沿湾滩河河谷而建,雨季时容易出现落石、塌方,低洼路段易被洪水淹没,给当地居民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多年来,红池坝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一直受交通条件制约,贫困发生率达20.5%,2017年被确定为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破除交通瓶颈,成了红池坝镇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
在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规划下,红池坝镇坚持交通先行,把打通“大通道”畅通“内循环”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道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旅游干”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开展交通设施建设。
经过两年多的改扩建,2019年11月,总投资3亿多元的田茶路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昔日不足5米的水泥乡道变成7.5米宽的沥青大道,沿河路基得到加固加高,挡土设施进一步完善,危险线路重新改线,畅通率由原来的39%提升至95%。
交通瓶颈的打破,让世代生活在大山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干劲足了,收入也就高了。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除自己开支,只够供学生读书,现在民俗农家乐开起来了,旅游旺季一个月能赚1万多块。” 枫驿客栈老板陈安雄说,以前经常是雨天塌方,晴天修路,山里产品运不出去,外面游客进不来,大部分劳动力只能选择在外务工。现在路修好了,游客多了,村民们都回家开起了农家乐,镇政府也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路畅通了人气旺了 致富增收也有了发展方向
“以前进趟城,要花大半天的时间,现在两个小时就到了。”提起新的田茶路,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全镇1万9000.0余人的出行体验,也让大山的产品出得去,资金进得来。
依托地处三个区县交界点的区位优势及大山秀水的生态优势,红池坝镇坚持以“三变改革”为引领,通过发展“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模式,建立健全新型农业市场经营主体机制,引进市县龙头企业24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3个,建成“红池云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茶山生态休闲农业园、中岗龙池坝茶蔬示范基地等农文旅融合项目,为脱贫增收提供了强大的“引擎”。
红池坝镇正以其优良的生态气候、丰富的绿色农产品、优越的高山康养资源、快速发展的旅游基础设施赢得了游客的青睐。
2019年,红池坝镇获评“重庆气候养生地”及“网友最想去的十大气候宜居宜游乡镇”称号,茶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村”。2020年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0.42%,昔日的穷山沟变成如今的打卡网红地。
红池坝镇由全县离县城最远的乡镇,变为全县离主城最近的地方,实现了“旅为龙头”的脱贫目标,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谋蓝图改区位 “一横一纵”托起旅游兴县的翅膀
大交通改善大区位,才能赢得大发展。巫溪县按照脱贫攻坚总体规划纲领,全面实施“旅游兴县”行动计划,全力发展交通设施建设,以交通促旅游,以旅游促乡村振兴。
9月20日,“一横一纵”干线公路红池坝镇K45段路基工程顺利完工,标志着红池坝镇将由原来“独到通行”变为3条公路纵横通行,区域互联互通的整体框架已成形。
“一横一纵”干线公路全长64公里,宽7.5米,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13亿元。省道S502双庙垭口(开州界)至渔沙段为 “一横”,县道X002田坝镇至红池坝景区为“一纵”,分别连接开州和云阳,自此红池坝镇打通了向西向南的出口,区位优势更加突显。
“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7%,9月底将进行水稳层的铺设,10月份能达到通车条件。”红池实业“一横一纵”项目负责人杜苏介绍道,“一横一纵”将与新建成的“古路互通至红池坝景区快速道路”连接,组成的干线公路网,将有力助推巫溪、开州、云阳三区县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巫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开州雪宝山景区--云阳龙缸景区的生态旅游大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