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破解保护性耕作下的秸秆还田疑虑

   日期:2020-09-18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715    评论:0    
核心提示:.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
.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

  为了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各地区采取秸秆还田等保护措施,为黑土地“打气”。但在秸秆还田利用的利弊上,各方说法不一,到底秸秆是黑土地的“保护伞”,还是滋生病虫草害的“温床”?秸秆还田,成为目前保护性耕作实施推广过程中的讨论焦点之一。

  全覆盖固水,高留茬防风

  伏旱时节,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开安镇孙家屯村铁友农机合作社的一片玉米地里,厚厚的秸秆覆盖在地表,像是盖了一层被子一般。

  “现在,我们这里种植地块实施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常态化,农民也充分认识到保护秸秆的重要性,常说‘秸秆是宝,种地离不了’,秋天地里留存覆盖的秸秆,周边村民已经不会再焚烧秸秆了,而是争着要让自己的地采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作业,不仅秸秆不用管、费用低,而且后期出苗好,省钱、省力、又省心。”理事长倪勇边说边拿起一把铁铲撬起了一小堆土,“你看,这是秸秆全量覆盖下的保护性耕作田块,土质又软又湿润。”

  一转身,倪勇走了几十米来到另外一块玉米地,用力把铁铲往地里使劲一插,只有几块碎土散落。“看,这是普通地块的土质,又硬又干,都铲不动。我们通过多年的对比试验证明,使用秸秆全量还田的地块各个方面表现都强于传统农田。”

  据倪勇介绍,目前他的合作社试验田中效果最好的是采取秸秆全覆盖高留茬还田的玉米田,不仅秸秆漂移现象消失,土壤板结现象也大为缓解,而且由于秸秆的存水作用,雨季也不会存在积水现象,干旱时玉米也不会受旱,非常适合在当地推广。

  同样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实践者,吉林四平市强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宫雪在接触保护性耕作之初,还将信将疑、缩手缩脚,而这几年通过保护性耕作取得的成效,看着田间长得齐刷刷、绿油油的玉米苗,听着周围农户反馈的赞美声、认同声,他们这些示范带头人信心满满。

  “秸秆覆盖下的地表,耕层土壤风刮不走、水冲不走。过去农户烧秸秆弄得烟气四起,刮风时尘土飞扬,采用秸秆覆盖后,这些问题就没有了。记得以前我们当地有一部分沙岗地,采用传统垄作的时候,苗期碰到连续大风天气,垄都被风吹平了,玉米苗被连根拔起。而现在,合作社采用保护性耕作之后,秸秆覆盖在地表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再也不怕刮风了。”宫雪说,如今合作社对保护性耕作模式更加坚定,对农民接受程度更加自信,对应用效果更加期待。

  还田阻力大,全量最多留三成

  虽然我国黑土地保护取得一定成效,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但如果没有了国家补贴的资金支持、完全由农民出钱,推广的效果则不尽理想;有些地区尽管进行了多年的对比试验,但目前还没有总结出最适宜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统一的技术路线与标准还在进一步探索明晰中;一些地方在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还田等政策方面有待商榷。

  在留存秸秆方面,很多合作社理事长和种粮大户都流露出些许无奈。

  “首先要扭转的是农户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以前,农户收完玉米直接一把火就把秸秆烧掉,感觉省时又省力,合作社阻力很大。2018年,合作社刚开始大面积推广秸秆覆盖的时候,周边农户都很难接受。当时有农户提出了质疑,说这秸秆都堆地里,毛毛糙糙的,庄稼能长好吗,态度非常抵触。”宫雪说,当时他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不断对比实验逐渐扭转农户的思维,向他们展示了秸秆还田的诸多好处,“至此,农户才对保护性耕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农户自己在心里也算了一笔账,平均每户至少多收入2500块钱。从此以后,农户再也不随便烧秸秆了。”

  宫雪坦言,既要看住秸秆不被烧,又要抵住乡邻的闲言杂语,压力真的不小。然而,当看到农田一年接着一年盖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秸秆,“埋汰地”变成了高产田,心里也就舒服了。

  在秸秆禁烧上,虽然农户的观念有很大的转变,但打包离田综合利用又成为还田路上的一大“阻力”。

  “秸秆全量还田并不是把收获玉米棒后的茎秆全部铺回田里,而是指把留茬的部分留在土壤里,留茬高度各地不一样,从10-30厘米不等。”农安县许马三家村大光家庭农场主许大光说,“这还没有算上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消耗的部分,其实能留在地里的秸秆最多能有三成就不错了。”

  据了解,秸秆饲料化及能源化利用的占比很大。近年来,东北各地纷纷加大秸秆饲料化新技术推广,逐步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推广秸秆饲料膨化技术。同时,随着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秸秆饲料化利用需求逐步扩大。此外,推广秸秆、畜禽粪便协同处理成生物天然气,将秸秆作为燃料加工和发电原料改造,也成为各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项目之一。

  “说实话,就算我们想扩大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的面积,一时间也找不到足够的秸秆。现在,秸秆还田不是问题,而留多少、留什么样的秸秆在地里才是问题。”倪勇坦言,如今合作社打算向秸秆全覆盖免耕不断升级,通过引进秸秆归行机、条带耕整联合作业机,逐渐改善秸秆全覆盖技术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农民不认可的播种条件,从而为大面积推广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即玉米秸秆全覆盖技术模式突破难点,创造条件。

  秸秆越多,病虫草害越旺?

  在国家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同时,一种声音却认为秸秆还田只是“童话中的美好”,大量秸秆还田会加剧病虫草的危害,成为它们的“温床”。事实是否如此?

  宫雪通过几年来实施保护性耕作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秸秆还田能抑制杂草生长,防止土壤板结。“如果秸秆量足够大,并且覆盖均匀,覆盖区域是不长草的。而且,秸秆腐烂后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团粒结构,增加孔隙率,降低土壤耕层容重,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活性。”

  凡事都有两面性。“保护性耕作因为各地的环境、气候、具体操作方法的不同,可能会出现因为免耕或者浅耕作业导致虫口密度增加的情况,但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这些病虫害都在正常的范围内,并没有出现极端异常情况。而且,在种子进行处理后,还是能够有效地把害虫控制住。同时,在保护性耕作中,秸秆覆盖会增加像蚯蚓和白星花金龟子这样的中性或腐蚀性的昆虫,它们可以通过取食消化把这些秸秆转化成有机肥,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王振营认为,虽然秸秆覆盖有可能增加单位面积的虫口密度,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这两年,我们调查了吉林省十几个县市发现,秸秆覆盖下的土壤中,动物种类的确变得更加丰富了。它们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增加土壤肥力,分解秸秆形成腐殖土,如腐生性蛴螬、蠼螋、马陆等;第二类利于打破土壤犁底层,如蚯蚓等;第三类是一些害虫的天敌,以其他害虫为食,如步甲的幼虫。所以,不能武断地说保护性耕作会导致病虫草害的增加。”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专家认为,当前应该想办法减少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保护有益土壤动物。

  有部分合作社理事长表示,保护性耕作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少耕、免耕、精量播种、变量喷药、精准施肥、深松整地等环节密切配合,因地制宜,制定3-5年循环的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是一个系统的模式,不单单只有秸秆还田一个环节,品种筛选、秸秆归行、免耕播种、生产管理各个环节都要细化,尽量做到农资、耕种方式、田间管理的统一,以达到保护性耕作的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才能真正保护好黑土地,实现农业现代化,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稳。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