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入秋以来,行走在重庆石柱县六塘乡大塘村长堰组,建卡贫困户唐帮润种植的成片烤烟、黄连等产业基地迎面而来。昨(1)日,笔者了解到,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用勤劳的双手发展产业,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半边天”,不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且还把体弱多病的父母接到家中同吃同住,谱写出了脱贫攻坚和孝老爱亲的赞歌,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
重担肩上扛 干劲赛儿男
现年48岁的唐帮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成家后,一直勤俭持家,与邻为善。她既要在地里劳作,又要操持家务,日子尽管过得平淡却感到很幸福。
然而,令唐帮润万万没想到的是,婚后仅仅10年,儿子马孟柯年仅9岁时,她的丈夫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不幸去世。
“再苦再难,我要抚养好孩子,一定要扛起这个家。”丈夫的离世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唐帮润并没有倒下,悲痛之余,默默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弯弯山路,村民们经常看到她匆匆忙忙奔波不息的瘦小身影;田间地头,村民们经常看到她头顶烈日或冒着凛冽寒风在劳动。男人耕田种地能干的活,她克服重重困难,照样会干能干。
看到母亲辛勤劳动,既舍不得吃又舍不得穿,节衣缩食供自己上学,上初中后马孟柯多次想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劳动,都遭母亲的断然拒绝。
“儿子啊,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路。妈现在的苦,就是为你将来的甜。”唐帮润流着眼泪,多次好言劝慰上学的儿子。
让唐帮润非常欣慰的是,年幼的马孟柯非常懂事明理,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刻苦学习,如今大学毕业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家贫志愈坚 勇走致富路
2013年,唐帮润一家因孩子上学而被评为建卡贫困户。为了送孩子上好学读好书和脱贫致富,她不辞劳苦,努力奋斗着。
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以来,大塘村新建成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大塘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唐帮润结合交通便捷的优势,给自己订下了每年种植烤烟20亩、5亩前胡和1亩黄连的产业发展目走出了一条长短产业相结合的道路。
大塘村外出务工村民较多,留有很多撂荒地,2016年,唐帮润开发出别人弃耕的20亩土地种植上了烤烟,当年收入6万余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人穷并不可怕,就怕没志气没骨气。脱贫摘帽后,我激动得大哭一场,更充满了致富的动力。”唐帮润说。
春季种植烤烟和中药材前胡,夏秋进行大田管理,冬天上山种黄连,一年四季不辍劳作。特别是在烟叶采收和烘烤的时候,她经常在晚上头戴矿灯在地里采摘烟叶,在烘烤房里查看温度和湿度,脱贫致富的意愿非常强烈。
近几年来,唐帮润咬定目标不放松,确保了每年家庭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不仅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路。
朴实无华语 孝老爱亲情
谈到唐帮润,不仅村民们充满敬意,更让她的父母十分欣慰。三年前,看到父母年迈体弱多病,唐帮润便将他们接到家里同吃同住,无微不至进行照顾。
唐帮润的母亲谭仁冬今年已经69岁,患类风湿病多年,四肢乏力,靠着拐杖才能在家里行走。在繁重的农忙之余,她每天为母亲更换衣服、擦洗身子、饮食服药、端茶倒水……毫无怨言。
“我为有这个女儿非常自豪,要不是她耐心照顾着我,也许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谭仁冬老人激动地说。
今年春节期间,谭仁冬老人病情发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唐帮润及时将母亲送到了石柱县中医院住院治疗。在老人住院治疗的半个月时间里,她天天衣不解带守候在病床前,用心坚守着那份敬老爱亲的真情,直到老人身体好转才结账出院。
“她非常孝顺,一直用真心和真情照顾着年迈的父母。”言及唐帮润,长堰组组长马泽文感叹道。
“唐帮润父母亲每年看病的医药费上万元,即使家庭有困难,但是她从来不向政府伸手……”大塘村党支部书记吴朝银介绍说。
“父母养我小,我要养父母老,这是当女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面对村组干部的赞许,唐帮润朴实无华语的语言,诠释着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这一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