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唐勤熔启程在即,作为巫山县妇幼保健院派驻龙溪镇驻镇工作队副队长,从今年3月开始,她便在龙溪镇下辖的三湾村驻村工作。而今,6个月的驻村工作时间已经结束,她将要离开,和脚下的土地挥手告别。
如今,三湾村完成了它的蜕变:村里的路硬化了,文化广场修好了,集中供水也全覆盖了。临别时,恰逢道旁的太阳能路灯亮起,看着后视镜中远去的村落逐渐变成一个发光的小点,唐勤熔忍住离别的伤感,飞快地抹了抹眼角:“亮堂了,远看着夜景也漂亮。有了路灯,村里的老老少少再也不用怕走夜路了。”就在新安装的155盏路灯照进了村里的这个夜晚,“拼命三娘”也住进了三湾村百姓的心坎。
临危受命压力大
部署工作豪情万丈
唐勤熔来到三湾村,是机缘。时间回到今年3月,三湾村被确定为市级定点攻坚村。对于三湾村的底子,唐勤熔其实再清楚不过。贫困户不少,基础设施落后,全镇13个村,就数三湾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文体广场,连跳坝坝舞,都没有地方。同在县卫生系统工作,现任龙溪镇脱贫攻坚指挥长的老领导找到了唐勤熔。“勤熔,你的性格和作风我都很了解,吃得苦。三湾村定点攻坚,想来想去,只有请你来牵这个头!”
临危受命,唐勤熔深感压力巨大。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但在年初,三湾村还有8公里道路未硬化;还有部分老百姓未喝上集中供水;还有80多户土坯房需要排危提升……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在眉睫,受命当天,唐勤熔就收拾好了行李,搬到了三湾村村委会。
唐勤熔的性子风风火火,到村的第二天,她就组织了一场村级党员干部会,准备部署三湾村定点攻坚工作。如今说起当时“气势十足”的话,唐勤熔自己都笑:“本来一是想给大家鼓劲,二是想给自己打气。我给大家说,脱贫攻坚,要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台上的人豪情万丈,台下的村民干部却面面相觑,小声嘀咕。“啥子吔?唐队长想几个月改变三湾,不可能吧?”
上任的第一把火
把文化广场建起来
目标有了,具体应该怎么做?唐勤熔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在了三湾村迟迟修不好的文化广场。
修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一条:选址协调难。她走完全村的每个角落,村委会旁边那块平整的农田是她认为修建广场的最佳选择。村干部告诉她,这块农田是村里梁裕科及其族兄等人的田地,连续两届村委都在梁家碰了钉子。“我要试试看。”唐勤熔找到了梁裕科,“梁大哥,我是小唐,前几天才来我们三湾村驻村。以后你有啥想反映的,或者有啥困难,都可以来找我。”伸手不打笑脸人,看到面前坐着的女同志亲切地跟自己拉家常,又恳切地谈到目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处。虽不提来意,梁裕科大概也猜到几分。或许是那句“村里好了,村民们的日子才会好”。又或许是被唐勤熔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大家着想的坦诚所打动,这个村里出了名的“不好说话”当即同意原定的占地补偿标准。上午谈好,当天中午,唐勤熔顶着烈日,拿起皮尺去现场量地签约。随后,挖掘机、施工队就进了场。
唐勤熔记得,临走前,她特地去看了看文化广场,崭新的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篮球场。唐勤熔甚至碰到了带着孙子孙女的梁裕科。当初,梁裕科在内的不少反对者,如今都成了广场上的常客。“唐队长,广场好呀,还好你把我劝服了,看孩子现在这么喜欢,我得好好感谢你呐。”
“拼命三娘”的口头禅
如今成为美谈
1992年成为一名护士,后任护士长、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唐勤熔自述,她温温柔柔的声音下,其实“伪装”着一个风风火火的急性子。“原来,我巡视病房,看到坐着聊天的护士就急。病人还在病房,你们怎么能在办公室一坐就是这么久,赶快去病房转转。”把这种工作态度运用到驻村脱贫攻坚上,唐勤熔就有了口头禅:“这个事怎么还没办?这个事怎么还没弄好?这个事怎么还没做完?”她问别人,也问自己。“拼命三娘”的“夺命连环三问”曾让不少人隐隐地怵,如今也都成为美谈。
她到村第一个月,村里完成了9公里主供水管和3000米入户管道铺设;一、二、三社集中供水的问题解决了,437户老百姓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第二个月,82户危旧房完成整治提升;第三个月,村里5公里道路硬化,二、四、五社跟随一辈又一辈的泥土路摇身变成了水泥路。唐勤熔告诫村支两委干部:攻坚任务多,一桩一件都要落实。跟群众打交道,一定要用心用情,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大小困难。
轻伤不下火线
唐勤熔以理服人
“拼命三娘”也有脆弱时刻,她也会倒下。今年端午节,唐勤熔开展入户走访。下楼梯时,一脚踩空的她不慎跌倒。经医院诊断:跟骨撕裂,韧带损伤,需休息6周以上。
刚休息完端午节三天,唐勤熔跃跃欲试想回村。“放不下呀,还有很多没做完的事情。”看到丈夫心疼自己、坚决反对回村,唐勤熔便掰起手指,跟丈夫一本正经说起工作。“事情多呀,做不完。一卡(贫困明白卡)两牌(饮水安全牌 住房安全牌)还没有发放完,贫困户的档案资料也没核实好,我放不下村里呀。”眼看丈夫还要开口劝,唐勤熔瞪了瞪眼:“轻伤不下火线,你如果能给我买副拐杖,那才是对我真的好。”
打着石膏,拄着拐杖,倒下的“拼命三娘”又站了起来,入户走访,审阅户档资料,扶贫手册,查漏补缺……为了做好村里的脱贫攻坚普查,最多的一次,唐勤熔拄着双拐去了村民李奶奶家6次。“老人70多岁了,很执拗,一开始,她很不满意我们的工作。”唐勤熔回忆着李奶奶的话,“为啥都是贫困户,别家享受了好的政策,整了房子,我就没有?”“村里硬化路,挖我的柑橘树,怎么补偿?”……面对这些问题,唐勤熔耐心地答:“扶贫政策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政策享受够,我们要针对你的情况,需要什么扶什么,不可能你的房子好好的,我们也要整房子噻?”“好,婆婆,只要符合规定,我给你保证,补偿不会少你一分。”唐勤熔至今都还记得,最后普查结束签字拍照时,李奶奶给了难得的笑脸,夸她是个干事的人。
实实在在办事
村民对她依依不舍
唐勤熔为三湾村着想,其实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冒着大雨,陪同工人安装进村入户的供水管的是她;顶着烈日,在道路硬化现场监督施工的是她;奔走各社,指导施工队开展危旧房整治,那个说着“屋顶不能漏,沟里不能有散水,墙壁不能有裂缝”的熟悉身影依然在。
指导过群众在电视、手机、网络上学习适合自身的农用技术,帮助过贫困户联系车辆,完成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进村,并分发到户。这忙碌的半年,唐勤熔的评价是“很难忘,很充实。6个月没有白过,三湾村也没有白去”。她告诉记者,“我从群众那里学到了很多,所以生怕为他们做得还不够多。”
几天前,三湾村不少村民得知她们的唐队长要走了,离别前的依依不舍来得真挚,表达得也格外直接。“唐队长,回去后一定常联系,我们感情还是依旧哦。”村干部们依依不舍地说,年龄大的村民爷爷奶奶则叮嘱,“小唐,要常回来看看,欢迎你回家。”在他们心中,唐队长回三湾从不叫做客,而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