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10点,蓟州区下仓镇安各庄村。
记者来到村子里,只见20多名施工人员头戴红色安全帽、脖子上缠着白毛巾,正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三格化粪池)施工。挖池、下管、安装……一片忙碌。酷热难当,施工人员的脸上热汗直流。
在一户村民家门口,一台大型挖掘机正小心翼翼地开挖一个深2米、宽1.5米、长3.3米的池子。负责施工的中交疏浚集团项目负责人张文缤介绍,他们正在挖掘的是集污池,跟村民家里的厕所只有一墙之隔,专门收集厕所里的污水。
这边忙着挖集污池,那边的施工人员正制作混凝土。大约20分钟后,集污池挖好了,只见施工人员迅速把混凝土泥浆倾倒进池里,2名工人跳进池子,用铁锨把泥浆均匀地覆盖在池底。
张文缤指着集污池壁发黑的泥土说,这个集污池的位置就是过去的老三格化粪池,当时因为没有对底部进行防渗处理,结果造成了渗漏,对土层造成了污染。他们现在用的是有底的大水泥筒,再用混凝土打底,可以确保没有一滴污水渗流到土壤深处,同时还严防集污池下沉。
记者又来到村民王雪家门口,她家的集污池已建好,施工人员正利用一台吊装机,把3个大圆柱形水泥筒并排放进池底,然后用粗管把3个水泥筒进行连接。旁边还开挖了另外一个收集厨房等污水的集污池。
蓟州区水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小杰介绍,这3个水泥筒每个可以装满大约40升的厕所污水,第一个水泥筒对污水沉淀、干湿分离,然后自流到第二个水泥筒再沉淀净化,最后再流到第三个水泥筒储存,之后定期有环保车把污水抽走,全部运到污水处理站,再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不再让村里的生活污水乱泼乱倒。
记者看到,在连接厕所和集污池管道的上方还加装了一根高高的管道。王雪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专门用来抽取集污池中的废气的,防止废气积存太多发生意外,确保村民安全。
蓟州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多样。
上午11点,记者来到溵溜镇五里庄村,10多名施工人员冒着高温,正在村庄多条主干道路两侧开槽挖沟、铺设污水管道。施工队负责人赵学辉介绍,这里的生活污水全部通过管道集中收集方式收集,每根主管管径300毫米、支管管径200毫米,集中收集后的污水将统一排放到新建的集污水厂处理。
村干部杨占国高兴地说,过去村里建的是老式的三格化粪池,每年每户需要自己掏1000元雇人抽污水外运,经济负担重,还影响环境。现在,政府建管网集中收集、环保处理,村民再也不用掏钱了,村里也更干净了。
任小杰告诉记者,上述两种方式收集的生活污水将全部进行处理,全区正在兴建8个大型环保处理池和91个中小型处理池,把收集上来的生活污水全部净化,达标排放,用于景观用水。
蓟州区是我市唯一的山区,近年来,农家院发展到2008家,涉及14个山区镇、140个村。这些旅游山村的生活污水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中午12点30分,记者来到穿芳峪镇英歌寨村,走进村民赵静家的农家院,她和爱人正在给游客上菜吃午饭,农家饭香飘小院。赵静说,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她家的农家院回头客接待量迅速增多,4间客房全部住满。
“游客增多了,洗澡、餐厨等生活污水量就增多了,最后都流向哪里?” 记者问道。
“这个不用担心,我们家洗手间、厨房的下水道都跟村里的集污管道相连,然后流向村外的污水处理厂,一滴污水都不乱排。”赵静说。
记者跟随村党支部书记王晶来到村子东侧的一片芳草地,这里就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全村101户生活污水全部流到这里净化。走近细看,地面上有几处铁皮盖子,拉开第一个铁皮盖子向里面望去,是满池的生活污水;掀开第二个铁皮盖子,里面的生活污水泛着泡沫,正在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镇水务站负责人郑立民告诉记者,为确保污水彻底净化,他们还采取了油污分离、膜处理等先进方式,确保净化后的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用来浇灌林木和用作景观用水,一滴都不浪费。
“目前,蓟州区每天投入6000名施工人员,在24个乡镇的663个村同时施工作业,确保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生活污水改造任务,届时可让50多万村民直接受益。”水务局局长赵国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