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祥云县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防止返贫致贫放在脱贫攻坚工作的首位,按照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不摘”的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筑起了一道防止返贫致贫的“防火墙”,确保了脱贫摘帽的成色和质量。
“大数据+预警监测” 降低返贫致贫“风险点”
通过县乡村纵向联动和行业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开展信息数据常态化比对分析,实现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对出现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预警,开展对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建档立卡已脱贫人口和非建档立卡边缘人口“两类”对象的监测,并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2019年4月以来,经过3轮全面动态排查,已脱贫户中因家庭发生变化产生返贫风险的有42户132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产生致贫风险的有316户1108人,纳入监测以后,通过综合运用现有的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帮扶措施。到今年5月底,“两类”监测对象风险得到全面消除。
“兴产业+带贫益贫” 建立村企联接“新机制”
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开展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技术指导、吸纳就业等方式搭建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增收渠道。有84个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挂包有扶贫任务的136个村(社区),全县认定的带贫企业目前有44个。有23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抱团”建设了6个生猪养殖小区、81栋猪舍,实行社企合作经营。全县生猪、肉鸡、肉牛等养殖业和蚕桑、秋豌豆、魔芋、青花椒等种植业规模日益扩大,每年秋豌豆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蚕桑面积在10万亩左右,2019年刘厂镇松梅村被评为了全国“一村一品”蚕桑示范村。2020年投入资金2125万元,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园创建项目29个。
“稳就业+五个一批” 找准内置外输“着力点”
以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双清零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推进就业转移一批、就近就地安置一批、有序服务输出一批、网上平台服务一批、创业服务带动一批”的“五个一批”就业扶贫措施,采取“县内+县外”自愿选择方式,将劳动力转移输送到县外各地企业、县内扶贫车间和乡村公岗安置就业。2020年祥云县贫困劳动力已外出务工13954人,实现跨省点对点输送85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97人。59家已经认定的扶贫车间,吸纳各类就业人员7000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近900人。通过人社部门稳岗补助、光伏扶贫收益、生态扶贫开发各类扶贫公益性岗位2314个。
“评选奖+扶志扶智” 激活脱贫致富“内动力”
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建立扶贫扶志扶智长效机制,抓实“两扶一增强”工作落实,通过开展“扶贫真声音”“不忘初心感党恩”等活动,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祥云县64个贫困村都建有“扶贫爱心超市”,让贫困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中来,增强参与感和获得感。开展建档立卡先进示范户评选和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每年对脱贫成效明显的贫困户和带贫能力强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在政策、资金,以及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防贫险+社会救助” 织密社会兜底“保障网”
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相结合,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对因病、因残、因灾、因学、因突发事件等造成家庭困难的人口,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目前,祥云县共有农村低保保障对象19703人,城市低保保障对象6093人,特困供养对象108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纳入低保保障的有5386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6.6%。由挂包干部捐助,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都购买防止返贫致贫责任保险,为防止返贫致贫再增加了一道防线。2020年以来,承保的保险公司累计为115户农户赔付保险金6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