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4月18日电(记者李键)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处获悉,西藏文化产业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速度增长,产值从2013年的24.2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6亿元。
西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借助本地优势,许多企业将民族文化培育成特色文化产业,农牧民也吃上了“文化饭”。据统计,西藏现有各类文化企业6000余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34家,园区经济初步形成规模,成为高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
拉萨市次角林村相传是文成公主的临时安营驻扎地。2013年,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在这里正式上演,目前演出场次已破千场,接待观众超过21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7.7亿元,为数千名农牧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62岁的村民索朗次仁已在剧场工作7年,他和自家的125只羊会出现在剧中。“羊每月就能给我挣12500元,6个月演出就是75000元,比种地放牧要划算得多。”他说。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处处长罗布次仁介绍,目前,西藏已形成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四级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70家、市级89家、县(区)级72家,领域涵盖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民族手工艺品业等,覆盖拉萨、日喀则、那曲、林芝、山南、昌都六市。
下一步,西藏将重点培育“文创西藏”品牌,推动特色文化走出去。截至目前,西藏已在上海、深圳、江苏、长沙等地设立了6家“西藏特色文化产业贸易服务窗口”,今年有望在韩国、荷兰实现窗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