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牵住产业“牛鼻子”扶贫路上步履坚

   日期:2018-11-23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12865    评论:0    
核心提示:  说起产业扶贫,社旗县郝寨镇十里井村党支部书记董学华如今满心欢喜:“村里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有时候真是有心无力。想带领

  说起产业扶贫,社旗县郝寨镇十里井村党支部书记董学华如今满心欢喜:“村里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有时候真是有心无力。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苦于既没资金又没技术,致富无门,脱贫无路。现在可不一样了,县里不是搞‘回创经济’吗?在外打拼的‘能人’都回来了。在家乡投资设厂,村民们不用外出就能挣钱了。”

  11月13日,在十里井村,董学华告诉记者,该村共有土地2900亩,返乡“能人”流转土地2000亩,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白芷、生地、金菊、首乌等中药材。其中,有57户贫困户以土地参股合作社,不用投入一分钱,每年可享受合作社分红500元。另外,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按天结算工资。这样,对那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来说,既不用外出奔波,又能在家照顾老小,实现了“零成本”投入的家门口“就业梦”。

  初冬时节,走进社旗,扶贫车间里务工的贫困户各自忙碌着,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梨树园里果香四溢……茁壮成长的产业成为社旗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力量。

  好产业种出致富真“黄金”

  “以前家里穷,干啥都摸不到头绪。”陌陂镇崔湾村贫困户吉国兰说:“看到文彬种植晚秋黄梨成功后,也想种。但是没技术,又怕人家不肯教。哪知道到文彬这儿一问,人家文彬是问啥说啥,一点儿也不保留。”

  吉国兰感激的是该村返乡创业“能人”贾文彬。十年前,贾文彬利用做远洋渔工挣来的钱,发展起了晚秋黄梨种植业。为统一服务和管理,贾文彬成立了社旗县丰强晚秋黄梨专业合作社、黄梨病虫害指导站和黄梨回收站等服务机构,又建成了100亩的育苗基地,注册了“丰强圣果”有机产品商标,形成统一回收、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系。经过近10年的发展,贾文彬已发展晚秋黄梨3000多亩。

  看到贾文彬种植晚秋黄梨致富后,吉国兰萌发了向贾文彬学习的念头,并得到了倾囊相助。现在,吉国兰的晚秋黄梨种植面积已达20余亩。依托贾文彬的统一管理和服务,晚秋黄梨的销路也不用发愁。“有致富的产业,再加上自己的苦干,今年收入七八万元不成问题。”吉国兰说。

  晚秋黄梨如今已经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带动包括社旗、方城等县的15个村200多户会员,其中像吉国兰一样的贫困户17户,户均年收入近10万元。

  截至目前,社旗县拥有林果业专业合作社52个,通过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引导其自主经营、自愿发展,或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带动贫困户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社组织,或吸纳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成员到本企业务工就业,获得收益。该县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已带动贫困户579户、1200余人增收,成为该县产业扶贫的新亮点。

  生态“扶贫菜”直通香港

  李店镇产业扶贫工作又走在了前列,产业扶贫措施得到省、市、县的高度肯定,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作为主管脱贫攻坚工作的镇领导,李店镇党委副书记张慧经常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回。

  “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适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张慧说:“李店镇的供港蔬菜基地施的是有机肥,规模非常大,市场需求量也大,用工非常多。镇里一直引导企业多使用贫困劳动力,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目前,南阳种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社旗供港蔬菜产业扶贫基地在李店镇青台村已完成投资5300万元,流转土地3600亩,年产供港生态蔬菜13154吨,销售收入9500万元。基地季节性用工35000个工作日,带动了数百名农民在家门口劳动致富。

  无独有偶。在该县高效设施蔬菜种植大镇桥头镇,姚营村留守妇女刘双对眼前的生活非常满意:“不耽误顾家,还能在大棚里打工挣钱,干多了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呢!”

  但是,刘双以前的生活可不是这样。丈夫在外打工,收入不高。家里老人常年有病,孩子还在上学,自己出不了门,生活困难的她有心无力。

  后来,村里成立了四季常青蔬菜专业合作社,刘双农闲时节就到合作社打工。挣钱的同时,刘双也学到了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明年,我打算加入合作社,利用这几年攒的钱也建几个蔬菜大棚。用不了三年,我的日子肯定也能过得美滋滋的!”说到这儿,刘双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近几年,社旗县结合蔬菜产业已日趋规模化发展的实际,先后投入财政资金3646.14万元,发展蔬菜产业扶贫基地32个,蔬菜种植面积达9.6万亩,探索以“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贫困村+基地+贫困户”等双方或三方利益链接的机制,带动贫困户1346户发展蔬菜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增收。

  在社旗县,扶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返乡创业人才的带动,76万社旗人,在外务工人口超过10万,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社旗县以乡情做纽带,优化服务,为人才回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回创”犹如强劲引擎,催生出人才、项目、资金回归的热潮。截至目前,该县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136个,吸引各类返乡创业人员2800人,洽谈签约回创项目总引资额130多亿元,安排就业3万余人,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变成了“上班族”。

  通讯员 杨银鹏 王章成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