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持,更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机制支撑、健全的制度保障。那么振兴乡村,制度该如何完善?
“以政策支持为根本,用制度创新做出路。”在南川区相关负责人看来,打好“制度组合拳”,发挥制度协同效应是关键。为此,今年以来该区不断出台系列制度方案,以顶层引领、体系保障、落实有效,全面推进南川实现乡村振兴。
完成顶层设计
领导挂帅,建立全新工作体系
“乡村振兴是事关重大的发展大计,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如何切实推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基层行动,更源于顶层的强力推动。
按照今年中央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工作体制决策,市委、市政府部署,南川正不断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统筹,区级各部门各司其责,镇(街)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而为进一步强化统筹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区还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重大问题指挥协调。并组建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5个专项小组,创新设立了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有效2个专项小组,形成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5+2”工作体系。
此外,南川还拟定编制大纲,同步启动了乡村振兴办公室,逐步形成了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机制、工作督察、考核问责与激励等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7个专项小组已经围绕各自领域的重点工作,精心编制好了7个专项工作方案,初步建立了专项工作台账,正严格打表推进项目建设。”该区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遵循因地施策
分层分类,构建试验示范格局
南川集大农村、大山区、小城市于一体,城乡之间、南北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多样化的资源禀赋构成了南川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但其因气候、地理环境各有不同,资源、产业发展基础也各有差异,怎么切实解决农村农业短板,也为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提出了挑战。
对此,南川的做法是遵循因地施策原则,在整体推进市级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分层分类开展试验示范。
为此,今年4月,南川在获评全市6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试验示范区之一的第一时间,南川区委、区政府迅速制定了《南川区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实施方案》,构建出了“1+1+3+5+X”试验示范格局。
其中,全区将作为市级综合试验示范区,以打造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试验示范的形象展示窗口为目标,全方位整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将龙川江流域沿线的大观镇铁桥村、金龙村、龙川村、中江村和木凉镇汉场坝村连片区域作为试验示范片核心区进行打造;将大观、木凉、兴隆3个镇,兴隆镇金花村、黎香湖镇南湖村、南平镇永安村、山王坪镇庙坝村、河图镇骑坪村,分别作为综合试验示范镇以及综合试验示范村建设;由各乡镇、街道明确1个以上村开展单项示范。
“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了所有示范乡镇、村(社区)的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结果建立了工作台账。今后各个示范乡镇、村(社区)将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为前提,形成一村一表,清单化、项目化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该区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落实推进有效
同谋共建,织起振兴信息网络
近日,在大观镇铁桥村,一支走村入户的队伍周边围着不少当地村民。人群中,一位下乡干部正不停地了解村里的情况。“这个产业项目总投资有多少?”“项目多久能产生效益?”“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多少收入?”“村民们对这个项目认可吗?”每到一个地方,他都问得非常细。
这名干部是南川区委农工委委员、区农委调研员冯光辉,作为大观镇的一对一联系人,他到镇里、村里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实地了解当地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了解他们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建议,这些只是他的日常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作为对接联系人的冯光辉还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指导乡镇(街道)规划编制,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政策措施、重点项目、资金筹措等重点内容,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检查督促推进进度和效果,确保按计划有序实施。
这样的一对一联系人,在南川还有不少。据介绍,该区以区领导为牵头人,各级部门为联系部门,具体责任人为一对一联系人,在全区织起了一张串联乡村振兴脉络的通讯网。
“以此,畅通信息、同谋共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扎扎实实向纵深推进。”据南川区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区已明确由区级部门对口联系37个试验示范村,支持、指导试验示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