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怎么打?磐石市在实践中的答案是:只有开对药方,才能彻底拔掉“穷根”。
磐石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探索出“三个五”战略,即“五化同步”(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链条化、共享化),严把“五关”(简化项目审批关、下移项目实施关、强化项目监管关、项目验收关、项目制度关),努力处理好“五个一批”(产业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教育助学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路径,把产业引领作为突破口,带领全市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据了解,磐石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39户1.4万余人,两年共有6963户、10059人脱贫。目前,70%以上贫困户已成功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余元。
基础先行 穷山沟变美丽乡村
走进磐石市石嘴镇永丰村,村边广场上的各种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庭院整齐划一,宽阔平坦笔直的水泥路、翠绿的杨柳树,给人清洁有序的感觉。“我们村这两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水、电、路方方面面都焕然一新。过去村里没有井,村民喝水都是难题,现在土路、砂石路都没有了,铝电线换成了电缆,家家通、户户通。”村支书刘志刚深有感触地向记者介绍道。
依托光伏项目和芦笋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未来3至5年,永丰村将大力发展采摘芦笋、大樱桃,钓鱼和绿色无污染的美食等农家乐旅游项目,让没有脱贫的5户贫困户脱贫,让村民们的生活逐步走向小康。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环境,加快脱贫步伐。在安全饮水方面,磐石市2016年至2017年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涉及11个乡镇、14个贫困村、41个屯,解决1.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贫困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危房改造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为57户,已全部竣工验收;交通路网方面,投资517万元完成朝阳山镇张家炉村6.4公里和黑石镇文化村8.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低电压治理方面,农电部门自筹资金600余万元完成19个村10条10KV线路,29条低压电网改造工程。
去年,牟家村、大黑山村、长条村等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共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个,总投资334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实现5万元以上,公共服务力水平提高13.6%。
产业跟进 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产业对扶贫至关重要。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秦保林介绍说,棚膜经济生产时间短、见效快,是适合尽快脱贫的首选项目。
近年来,磐石积极引进工商资本,以鑫达农业、金刚山食品、珍宝岛医药、山菇娘食品等26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带动,依托246个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芦笋种植、食用菌种植、果蔬苗木种植、中草药种植、畜牧养殖和光伏发电等六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市贫困村、贫困户实施特色产业项目273个,六大主导产业已带动25%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产业项目收益达1560万元。
全市6个贫困村建设芦笋大棚353栋,2017年产量实现3.57万斤,销售收入17.8万元。引进山西、安徽等地中草药龙头企业,在全市10个贫困村发展黄芪、白术、黄精等中草药材,种植面积达500公顷,销售收入1.66亿元,目前已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中草药种苗生产基地。借助脱贫基金贷款建设现代化菌包加工厂,年可加工菌包500万袋,2017年,全市共种植食用菌500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全市已建成果蔬产业基地12个,成立专业合作社48个,果蔬种植面积达到120公顷,年产量2500吨,销售收入3600万元。
创新模式 守家在地把钱赚
如何发展壮大产业?如何建立脱贫产业长效利益机制?磐石在产业发展上探索实施了供、产、销全产业链运行新模式。
建立回收机制和销售渠道。积极引入山西晋中盛晋农业开发公司和辽宁朝阳天慧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的方式,解决贫困户资金和技术难题,实现贫困户项目投入“零风险”,极大调动了贫困户产业脱贫积极性。加强与吉林鑫达公司、山东新辰公司、永吉茂松家庭农场合作,通过精深加工、订单收购、海外出口等方式,拓宽芦笋销售渠道,彻底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同时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与四川大学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等机构沟通联系,跟踪推进芦笋生物提取技术研发。
育好“加工端”。成功引进总投资2亿元的鑫达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可加工黄芪2万吨、蔬菜3万吨,带动全市种植黄芪2000公顷、蔬菜1000公顷。加强与吉高陆港公司合作力度,充分利用这家企业交通网络的便利条件,直接将芦笋等农产品运送山东莒县集散中心销售。同时,积极与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洽谈对接,进一步提升蔬菜加工能力,努力提高产品就地转化率,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磐石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政府+村+贫困户”等运行模式,为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标准把控、产品回收等服务,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全市共有18户企业、62个合作社、30多名技术能人参与脱贫攻坚活动,为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提供资金820万元,技术指导300余人次,回收产品20多吨,真正解决了贫困户不懂技术、不懂经营管理这一“硬伤”,让农民守家在地安心把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