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吉林大地,处处升腾着生机与希望。
绿油油的庄稼地,米香四溢的稻田,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规模化养殖的现代牧业小区……在千里沃野交织成一曲绚丽的乡村振兴发展的华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效益优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吉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关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三大体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吉林,在新的历史节点,正踏出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三产融合步伐
推进吉林省乡村振兴,首要的切入点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事事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对吉林省而言,需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而调整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要抓住“种、养、特、加、新、融”六个字,即:做好优化种植业、扩大养殖业、突出园艺特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业态新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文章。
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种植业结构调整“一减多增”,吉林省累计调减籽粒玉米560万亩,超出预期目标10万亩,水稻、大豆和饲料等经济作物均有增加。粮食总产2017年达到744亿斤的历史高位,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987斤/亩,位居粮食主产区第一位。
畜牧业平稳发展。今年,吉林省畜禽养殖业产值预期目标是1500亿元,计划比2015年增长11%。上半年实现488亿元,同比增长1.6%。
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三年累计新建棚室60多万亩,总规模达到175万亩。今年园艺特产业产值预期目标是1900亿元,计划比2015年增长33%。上半年实现570亿元,同比增长5.6%。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向好。全省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户,省级龙头企业521户,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90户。今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预期目标是6000亿元,计划比2015年增长25%。上半年实现2900亿元,同比增长6.5%。
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以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快成长,培育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1个、全国最美休闲乡村20个。今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预期目标是93亿元,计划比2015年翻一番。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多举措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灌溉设施,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着力强化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成为吉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下面这组数字和表述,对这一层深意做了有力的诠释:
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整合投资140多亿元,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900多万亩;
农机装备建设——累计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55.5亿元,建设粮食主产县全程机械化示范区30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6%,比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每年培育推广主导品种70个以上,主推技术30项左右。
今年,吉林省还重点示范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统防统治航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等5项技术,以及设施园艺、土地托管、新农村建设、村企共建等5种模式。
深入实施国家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信息服务站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农村电子商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为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吉林省还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开展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监测等行动,在9个市(州)开展蔬菜、水果和食用菌例行监测。创建10个省级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以及27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三品一标”环境监测面积达1214万亩。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其中重要一环。目前看,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经营分散等问题,还不能有效适应和对接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诸多事实证明,对吉林省而言,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经营方式,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规模经营稳步扩大。目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成为主导模式。土地流转面积2366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7.6%,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881个,基本实现县乡覆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7万个,家庭农场2.5万个,分别比2015年增长40%和19%。实施农民培训“1231”工程。
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强化。突出“吉字号”品牌,研究制定农业品牌建设指导意见和“吉林杂粮杂豆”“吉林玉米”品牌建设规划。协调组建吉林杂粮杂豆品牌联盟。筹划在北京、天津、杭州等重点地区举办专场宣传推介活动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筹划建设域外吉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专营店。
农业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吉林省组织开展农业合作对接交流活动,分别与京、浙、苏、粤等地签署农业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开展农业合作与开发的企业达50余家,海外投资达18亿元。
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渐入佳境——
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
认真落实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吉林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重点,着力解决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粪土乱堆、脏水乱泼、墙壁乱画、畜禽乱跑等“六乱”难题。尊重农民意愿,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
因地制宜,各地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据调度,今年全省拟有41个县(市、区)开展整县(市、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另外,今年省政府继续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8亿元,支持第三轮431个重点村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
年初以来,吉林省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支持有条件的乡村率先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促进乡村资源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养老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注重典型示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提升。
3月16日,吉林省印发《2018年吉林省创建美丽乡村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0个左右。截至今年5月,全省各地已完成文件制发,各地拟推荐年度美丽乡村104个,目前正按计划进行打造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不能离开“乡村文化振兴”这个话题。依托各地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吉林省注重挖掘保护乡村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和新时代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乡村“软实力”,构建吉林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吉林省今年力争打造提升50个乡村文化品牌村。
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渐入佳境,吉林省农业农村改革也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完成农村土地确权行政村9030个,占开展确权村总数的97%。梅河口、公主岭两个试点地区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共发放承包权证和经营权证13.2万本。其他地区正在开展数据库质检汇交,陆续进入颁证阶段……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热望!
乡村,正走出铿锵的足迹!
吉林大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正释放着黑土地蕴含的能量和伟力,在千里沃野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