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开产业扶贫“前门”,堵因病致贫“后门”
多措并举提高脱贫质量(脱贫攻坚新气象)
符滢珺
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江西省聚焦提高脱贫质量,多措并举,开产业扶贫“前门”,堵因病致贫“后门”。2017年全省52.93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7%,井冈山市、吉安县顺利脱贫摘帽。吉安县扶贫办主任段五和说,吉安县顺利脱贫,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创新推广了产业扶贫“四个一”模式,即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区务工。产业扶贫,动力活力一起来
产业扶贫需要培植产业,但贫困户普遍缺资金、缺技术,特色农产品销售难度较大。为消除产业扶贫痛点,吉安县政府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健全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产业奖补、产业保险“四轮驱动”的金融扶贫机制,组织贫困户成立“四个一”模式合作社,发展电商扶贫拓宽销售渠道。
靠着金融扶持,2016年1月横江镇良枧村成立了产业合作社,发展葡萄47个标准大棚、火龙果33个标准大棚、井冈蜜柚50亩,并发展了光伏发电。贫困户社员不仅可以按股分红,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当年全村5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705元。有保险护航,江西先后开展了油茶、茶叶、烟叶、脐橙、芡实等多种地方特色农业保险,2017年人保集团共为全省644.5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2837.11亿元。
产业扶贫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卖得好、卖得俏是关键。吉安县实施电商精准扶贫战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人保集团不仅推动当地合作社主动融入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销售,还投入资金,通过补贴邮费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吉安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吉安县30多家优质本土企业、50多家合作社和大量农户,与江西祥和物流有限公司形成了紧密联结的电商供应链,培养了10万余人的稳定客户群。敖城镇湖陂村的土鸡蛋在网上打开了销路,每个能卖1.6元,比在镇上卖贵0.3元。从全省看,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户63.6万户、210万人,户均增收3900元。
看病有保障,抑制因病致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但因病致贫、返贫依然是困扰贫困群众的一大难题。横江镇良枧村贫困户吴小龙有个患有先天性肺病的女儿。他家微薄的收入难以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吴小龙很痛心却又无能为力。2017年,镇里兴办合作社,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吴小龙入股合作社,通过葡萄种植及在基地务工,一年收入两万多元,还可以待在家里给女儿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江西省在抑制因病致贫、返贫制度设计上,探索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保障体系。这其中,通过引入保险机制,江西省提高了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完善了农村地区医疗救助体系,为贫困群众切实减轻了看病负担。
会昌县文武坝镇湘东村贫困户范敦东常年咳血,被诊断出患有恶性肿瘤。正当范敦东一家因高昂的治疗费陷入困境时,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的出台,让他看到了希望。去年范敦东看病需要23950元的医疗费用,他自己只需付233元。2017年会昌全县贫困人口累计住院总费用约1.6亿元,总报销比例达95.21%。
贫困群众看病有保障,报销也方便。人保集团江西分公司开发了一站式结算系统,系统把健康扶贫政策所涉及的经办部门信息进行互联互通,贫困患者在县内定点医院办理出院时,可同步结算各项医疗费用报销与补偿金额,这部分金额由医院进行垫付,贫困患者只需缴纳自付金额,即可实现“一站式”结报。会昌县医保局局长罗伟顺说:“健康扶贫保障政策以及新开发的医疗费用结算系统,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