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辛店镇常派庄村的千亩桃园里,前来采摘桃子的人络绎不绝。看着丰收的景象,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小伍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劲头更足了:“县里投资开发的旅游扶贫线路也从俺们村旁经过,村集体经济变得越来越强,再也不用为没钱发展犯愁了。”
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是关键。“村集体没钱,村干部在群众面前说话就不硬气,办事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说,“近年来,叶县采取夯实根基抓党建、因地制宜抓产业、强化保障抓发展等举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夯实根基选优配强“领头羊”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村党支部书记没有经营村庄的能力,守着金山也得要饭吃。”叶县县委副书记张成文说。
燕山湖畔的常派庄村,风光旖旎。由于村里没有“能人”谋发展,全村经济一度发展迟缓。2014年,在外创业成功的杨小伍响应政府召唤,返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见过世面的杨小伍瞄准村庄比邻燕山湖的地理优势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自费带领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经验。
经过商讨,全村村民达成共识:由村两委领办成立叶县金土地竹柳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种植优质桃。合作社统一管理、销售,将部分管理费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村公共事业支出。去年,村集体收入从零至突破万元。
在叶县,通过实施“在外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计划”,选优育强村级带头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例子很多。龙泉乡草场村的李运山在外经商多年,2012年返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招商引资,村里先后建起了新阳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家兴门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由无到强。
据了解,截至目前,叶县已回请100多名能人回村任职,涌现出一大批有本领、懂经营、能干事的村党支部书记。
因地制宜选准项目抓产业
“听着光伏板发出来的滋滋声,我心里就是个美。这光伏发电站,就是俺村的小银行,一年能进账20多万元。”常村镇柴巴村党支部书记史玉良说。
柴巴村地处山区,人均耕地不到半亩,资源匮乏,发展村集体经济困难重重。去年,该村围绕荒山做文章,申请资金160万元,建成了村级光伏发电站。
叶县共有553个行政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先后探索出了盘活集体资产“入股”置业、利用集体资源出租增值、土地流转领办合作社、土地整治实现用地置换、兴办经济实体、发展乡村旅游等方法方式发展项目。
“下步我们将村里的闲置厂房、废弃坑塘盘活,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保安镇杨令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聚家信心满满地说。借助该村是河南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这块金字招牌,李聚家在村里一口气成立新能源、旅游、农林发展等多个公司,以此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除此之外,借助扶贫政策,叶县在全县1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了村级光伏发电站,年收益4000多万元。同时,在全县建成了148个扶贫车间。其中邓李乡的5个扶贫车间全部与中蔼万家服装股份公司签约了服装生产项目,吸收村里的妇女进车间做衣服,被当地群众称作“巧媳妇”工程。
完善机制优化环境促发展
过去,经济薄弱的村日常运转基本靠“补”、公益事业基本靠“捐”,长期持续向他们输血,既加重了捉襟见肘的财政负担,又容易滋生“养懒汉”现象。
为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县主要领导带队出外考察学习,建立了由县委书记主持召开的月例会制度,对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办公,还成立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QQ群,由县委书记担任群主,每天与试点村党支部书记交流,出点子、谋思路。同时,该县还出台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考核奖励办法》,层层传导加压,凝聚发展动力。
此外,叶县每年至少拿出3000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整合经管、农业、财政等部门的政策资源,形成政策倾斜、资金支持、项目发展、技术信息、表彰激励等5个方面的扶持措施,推动资源、要素向基层一线倾斜。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打开了广阔蓝海。目前,全县近200个村实现每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县长徐延杰说,“接下来,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基础较好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新发展;在基础较差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有新起色;在无收入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新来源,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