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江西省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秀美乡村”建设,希望以此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环境,打造最具乡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江西样板”。
瑞昌市槐树下村是典型的南方宗族村落,同宗共祖,新村改造正逢其时。但是改造工程在2017年春节匆匆开了头,却要面临着“烂尾”的危险。
刘国平是刚选出来主持村庄改造的理事长,对此次改造可能会涉及到的问题,他非常忧虑。因为按照“秀美乡村”的规划,很多村民的猪圈、旱厕都要面临拆迁和重新统一部署。这激起了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和对抗,长久以来,村民的思想观念是“土地是命根子”,很多人“寸土不让”。
事实上,大家心里敞亮着,“每家都能让出一点,绕村小道和围村公路肯定会更宽敞一些,村貌村容更美丽。”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打脸”。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并非必然产生集体行动,因为集体内广泛存在“搭便车”现象,总是有钉子户存在。许多村民更气愤的是,有些村民不仅不支持新村改造,还违规占道建设自家的小棚子。更有甚者,个别村民心理盘算着新村改造的政府项目款,琢磨着用公益的幌子来谋利。还有些村民压根就不信任理事会工作的公正性。
许多工作在外的青年耳闻家中之事,表示不解,“新村改造,政府出资帮助建设自己的家乡,为什么反而弄不成呢?”难怪瑞昌市大德山林场党委书记张鸣高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表面上是改环境、改面貌,根子上是改人心、改风气。”
事情必须尽快解决。槐树下村党支部书记刘诗旺召集大家重新开宗族大会,对阻碍新村建设的各项难事逐一讨论。他劝慰村民们,“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村民自治,大家要多支持,有舍才有得,要换位思考,理解理事会。有理就摆在桌面上公开说,理说开了人不怕。”
诚然,“村民自治”是人民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处理“众人之事”,它需要在村民的广泛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
“眼前,无论是留守家乡的村民,还是身在外乡的游子,都很关注家乡的新村建设。我们希望理事会建立一个户主微信群,集思广益,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家乡。”村中有识之士刘礼明、刘遵坤等人这么倡导。
公正是公信力的关键,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带着村民的愿景,刘庭荣当晚就建立了“槐树下户主群”微信群。理事会在群公告中宣称:本群会推进新村改造村务、组务工作的公开,让各项村务在阳光下运行。
这样,原子化的分散村民借助微信群实现了群体虚拟在场。当多数村民聚合在微信群时,村庄回归到了“熟人社会”,它成为了再造的村庄公共空间。同时,村民在里面交流、讨论公共议题,加强了邻里联系,建构了“共同体”意识。
事实上,从2015年起,槐村下村已经建有多个微信群,如“槐树下兄弟群”“槐树下妇女开心群”等,它们作为村庄线上社交媒介,成为在外村民交流互动的重要场域。但是,“槐树下户主群”与之不同的是,它旗帜鲜明地表明,该微信群的目标不在于让游子们闲聊家常,或者拓展社会关系,而是要再造一个线上村庄公共事务讨论平台,推进现代村民民主自治。
从此,槐村下村的新村改造的各项工作进展都得以及时地公开和讨论,并尽力做到“有图有真相”,村里的“乡规民约”也是这样讨论形成的。这一民主协商平台的搭建,不仅对“钉子户”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其整改;也对理事会成员的各项工作构成了强大的时论监督,促成工程保质保量。
目前,槐村下村的美丽家园建设确实还有很多困难,但是在县城开理发店的刘小刚在群里传递出正能量,“所有为家乡付出的人,默默做出贡献的人,大家都会感恩你的。”“近乡情更深,最爱是故乡。”槐村下村理事会会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如何同心协力,共建共创共享秀美的乡村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