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放牛娃”指路乡村游
郭安平 本报记者 李传君
“扑哧、扑哧……”头牛入水后,近200余头水牛紧随其后,在嘉陵江心氤氲成一幅水墨画。近日,蓬安·相如故里第九届嘉陵江放牛节在四川省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启幕,引来成千上万游客。
油房沟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已经成为南充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然而,几年前的油房沟村,还只是一个“家家穷得叮当响,牲畜饿得惊叫唤”的贫困村。
走进油房沟村东辉农家乐,老板何小东正在招呼客人,不小的店里坐满了客人,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农家菜被端上饭桌。看到店里热火朝天的景象,朴实的何小东感到非常满意。然而,就在几年前,何小东怎么都想象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当上老板。何小东告诉记者,今天的好日子源自该县旅游扶贫战略。
油房沟村距离蓬安县城约8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3亩。土地有限、缺乏特色产业、农民无一技之长,如何脱贫成了该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油房沟村依山傍水,素有养水牛传统。每天一早,村里的近200头水牛都要趟水过江,到江心小岛去吃草,夕阳西下时,牛儿才会游回来。这个原本村民习以为常的景象虽然壮观,但一直未被发掘利用,直到一次偶然的看“稀奇”。
2006年,时任相如镇党委书记的李运明组织附近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到油房沟村召开脱贫会议,油房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元国给大家展示了一件稀奇事。会前,王元国派人到岛上将牛儿赶回村子的牛圈里。会后,王元国一声“开栏”,近200头水牛奔腾冲向嘉陵江的江中小岛。临时起意的王元国做梦也没想到,原本只是让大家看看“稀奇”,竟无意中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旅游扶贫工程。
“百牛渡江时间跨度长,从4月一直持续到10月,颇具旅游开发价值。”观看了王元国展示的“稀奇”后,李运明敏锐地意识到,油房沟村脱贫的希望就在这些牛儿身上。回到镇上,李运明组织干部调研,上报县委、县政府,经过一番筹划,2010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蓬安县第一届嘉陵江“放牛节”在油房沟村应运而生。
随着“放牛节”的成功举办,油房沟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村民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回到村里当上了“放牛娃”。油房沟村的嬗变之路从此开始。
九年来,蓬安县优先解决乡村旅游交通瓶颈问题,打通县城通往油房沟村的村道水泥路,并于今年完成旅游环线建设。油房沟村被纳入幸福美丽新村核心示范区,产业扶贫等各项扶贫措施相继在油房沟村实施。县扶贫移民局等多个部门各施所长:国土局负责土地整理任务;水务局负责新村集中供水站和小微水利建设;交通局打通村道水泥路。通过招引业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工作,在示范区新建鱼塘,种植莲藕……
一系列扶贫措施,令油房沟村脱胎换骨,如今的油房沟村已由昔日落后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旅游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