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如火如荼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游人感受到保山独特的魅力。保山的乡村旅游有何亮点?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扶贫攻坚的时下,乡村旅游给保山农村带来了何种改变?4月28日至4月30日,2018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来自北京的中央媒体团记者,深入云南省保山市进行采访。
隆阳区委常委、西邑乡党委书记杨韩军宣布活动开幕
桑葚产业走出致富路
西邑乡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南部,近年来因桑葚产业声名鹊起,该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创出新路子。4月29日,第二届桑葚文化旅游节在保山市西邑乡八鸭塘盛大开幕。记者一行在现场看到,当天举行了千人桑葚园徒步大赛、桑葚采摘比赛、“魅力西邑”采风活动及特色美食商品展销等活动,可谓人山人海、热闹至极!
隆阳区委常委、西邑乡党委书记杨韩军接受媒体采访
为充分发挥蚕桑之乡的资源优势,西邑乡非常重视蚕桑这片“金叶子”。隆阳区委常委、西邑乡党委书记杨韩军告诉记者,近年来,西邑乡持续打造了以八鸭塘为核心的万亩蚕桑基地,先后引进了利根丝绸公司、云南林玉航宇有限公司,依托乡内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通过“公司+中心+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不断延伸蚕桑产业发展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了农产品当地种植、当地加工、当地增值的连锁效应,研发出桑芽茶、蚕砂枕、桑葚干、桑葚酒、桑葚酵素、桑葚果酱等10余种特色蚕桑系列产品,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即:“一线种桑养蚕”、“二线产品研发”、“三线旅游文化”。
西邑乡乡长王学成接受媒体采访
追溯历史,西邑乡从2001年开始发展蚕桑产业,据统计,现已建成桑园面积1.5万亩,涉及11个种桑村754户。“目前,已带动272户贫困户种桑养蚕,户均增收达12775元,在实现致富的同时,也打响了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品牌。”西邑乡乡长王学成说。
小粒咖啡吸引世界目光
小粒咖啡生产基地新寨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潞江镇,海拔1100米左右,共有500多户农户,这里气候独特,非常适宜种植咖啡。因为咖啡常年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客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种植咖啡以来,经过曲折发展,目前新寨村全村咖啡种植面积达13600多亩,年产咖啡豆4000至6000多吨,在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有着“中国咖啡第一村”的美誉。
潞江镇镇长张自线(中)点评小粒咖啡豆
近年来,村里涌现出了以新寨咖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咖啡企业,成立了新寨咖啡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逐渐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的道路。2016年7月,新寨咖啡有限公司在潞江镇坝湾村、张贡村建成集观光、采摘、咖啡加工、品尝、鉴赏和展销体验于一体的“保山小粒咖啡”现代农业庄园。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介绍,现在种植咖啡的大户有的多达180亩,收益最高时达50多万元,村里人均纯收入也达到900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4月30日,新寨村迎来了云南景和集团保山中心城市130余名建设工人与咖啡村村民联合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当晚,一场分别由保山代表团和新寨村代表团选送节目组合的文艺晚会将活动推向高潮。
此外,该村还利用中国咖啡第一村的品牌效应,积极拓展示范性的咖啡旅游观光项目。潞江镇镇长张自线说,目前,新寨开发了徒步穿越咖啡林、自行车环万亩咖啡地等旅游项目,新寨村还建起了咖啡广场,咖啡一条街也正在建设当中。一些思路开阔的村民还开起了“咖啡农家乐”,旨在让游客一条龙体验咖啡种植、采摘、加工、研磨、冲煮等各个环节,做好农业观光体验游。
云南景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朝云接受媒体采访
振兴乡村,发展旅游任重道远
时下,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剂催化剂。全国各省的乡村旅游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在云南景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朝云看来,发展乡村旅游恰好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只有产业的蓬勃发展才能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而发展乡村旅游恰好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
“之前我是每年都需要外出到广东打工,这几年靠种植咖啡,收入就很好,所以也不用外出了,保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这几年我身边不少在外地打工的熟人,都陆陆续续选择返乡发展,现在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机会很多。”新寨村的一位咖啡种植农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保山通过发展打造桑葚、咖啡产业,打造乡村旅游,有效整合资源,并围绕现代农业观光体验、乡村旅游区,打造现代观光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土特产品等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村居民迈向生活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过时下,在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中,如何更深入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做大、做响、做强乡村旅游品牌,是每一个保山人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魏勤英、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