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巴山土猪肉】
生态放牧产生的有机食品(乡村发现·美味)
本报记者 顾仲阳摄影报道
图为晾晒的腊肉。
四川省通江县位于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至今仍然保持着天然的原生态系统,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66%,有中药材2000多种。在春在镇擂鼓寨村,考古学家发现了5000多年前远古人类所使用的石器,出土的文物还包括家猪左下颌齿骨化石以及陶猪头等。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就已经在此饲养家猪了。这种猪就是繁衍至今的巴山土猪。
乾隆皇帝有一个叫李钟峩的太师。李钟峩出生在通江县兴隆乡玛瑙村,把巴山土猪肉带进了清宫。据清宫膳食档案记载:巴山猪肉为皇室贡品。
从古至今,巴山土猪一直是巴山人主要的肉食来源。每年冬至前后,家家户户杀年猪,广邀远亲近邻行酒令、尝血旺、吃肥肉,俗称“吃刨汤肉”。“杀过年猪,吃刨汤肉、熏老腊肉过大年”,这是几千年来巴山人的民俗文化传承。
巴山土猪的原生猪种叫青峪猪,主产于大巴山诺水河畔的青峪乡。青峪猪抗病性好,肉味香浓,口感细腻,1978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名优猪种。然而,后来由于经济效益低等原因,养殖越来越少,到2008年在通江几乎濒临绝迹。
也正是这一年的春节,通江人张育贤在朋友家吃到了一盘口感特别好的腊肉,这让张育贤想起了儿时吃的青峪猪肉,并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毅然放弃了外企工作,回乡成立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青峪猪保种选育和有机养殖。
2009年初,张育贤邀请畜牧遗传育种方面的专家组建了一支猪种甄选队,踏遍通江山河,寻找纯正的青峪猪猪种。直到2009年4月18日,终于在诺水河镇离公路48公里远的大山深处找到了一头血统纯正的青峪猪。
青峪猪在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不断繁衍,逐步由衰转盛。公司采用360天以上全生态放牧模式,全程有机饲养,这里的猪吃百草,舔硒土,喝山泉水。2011年青峪猪肉通过农业部门有机食品认证。通过下载巴山土猪APP,消费者可随时观看牧场实拍;通过扫描猪肉包装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追溯养殖加工每个环节。
为把巴山土猪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巴山牧业公司还将通过“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农户”模式,带动1万户农户养殖巴山土猪。
小贴士
怎么去:从四川省巴中市到通江县后,沿通(江)平(昌)路方向2公里即到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牧场。
怎么吃:新鲜猪肉可以烧制红烧肉、肘子等菜肴,也可制作腊肉、香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