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乡村梦、田园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圆好每个人心中的“乡村梦”,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乡村整体面貌得到改善、乡村发展活力得到释放、乡村生活更加令人向往,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
坚持效益优先、聚焦质量的方向,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进展,乡村发展实力持续提高。全省主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460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实施粮食内部结构调整“一减一增”工程,玉米种植面积五年减少14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五年增加80万亩。推动特色种植业上规模、提质量,茶园、辣椒面积跃居全国第一。
坚持敢为人先、创新突破的精神,在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乡村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六盘水“三变”改革经验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全省88个县950个乡镇2523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现232.83万农民变股东,其中贫困人口55.25万人。在“三变”改革的推动下,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基层组织得到夯实,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坚持合力共建、管护结合的方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达到新水平,乡村发展引力持续加大。2013年以来,全省以“六个小康行动”为抓手,乡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提速。到2016年底,“六项小康行动计划”已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50%人口受益,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农业观光等第三产业日益活跃。
坚持举全省之力、精准施策,在脱贫攻坚上开创新局面,乡村发展潜力持续释放。贵州省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过去5年,贵州省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双双实现“五连降”,减贫776.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五连增”。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753元提高到2016年的8090元,年均增长12.4%,增速居全国第3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对贵州而言,怎样在“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的伟大实践中,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早日实现广大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必须结合实际着力解决好乡村振兴“振兴什么?”“谁来振兴?”“怎么振兴?”三大主要问题。
贵州乡村振兴“振兴什么?”,就是要推动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振兴,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按照中央部署,要分三个阶段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第一个阶段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第三个是阶段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通过不断努力,每个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贵州乡村振兴“谁来振兴?”,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从当前情况看,要着力发挥六个主体的作用。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地位,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发挥企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发挥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协作引领、产品辐射、技术示范、知识输出和营销网络等方面作用。三是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民连接市场的重要载体,是分散小农经营的组织者,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开展资产经营、推广农业技术、探索信用金融等作用。四是发挥农民工返乡的作用。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在经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农村进行创业创新。五是发挥大学生回乡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知识、热情等方面的优势,在农村进行创业创新。六是发挥城市人下乡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城市人在产销对接渠道、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农村创业创新。
贵州乡村振兴“怎么样振兴?”,关键在找准抓手。一是要以搞好村庄规划为抓手,统领乡村振兴。贵州省村庄发展定位不明确,社会化分工不充分。要搞好村庄独具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民族特色、经营特色的规划,以县为单位合并整合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庄,规划建设乡村小镇。要以村为单位,以美丽乡村升级版打造为重点,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参与社会分工,把乡村特色规划逐一落实到实处。二是要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重塑城乡关系。进一步拆除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实现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破除城乡在公共服务体系上的制度性歧视,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取消各种流动限制,让城市人下乡、农村人进城自由顺畅。三是要以发展地标农业为抓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要突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紧扣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优中选优、好中选好,保持产业政策的持续性,发展一批叫得响的地标性产品、地标产业、地标企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四是要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推动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制度改革成果的推广,进一步整合乡村资源、盘活乡村资源,建设高效经营发展、可持续增收的乡村。五是要以民族特色文化村寨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贵州少数民族的活文化保存在乡村中,要建设民族特色文化村寨,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现代基本文明进村寨相结合,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六是要以乡村依法自治为抓手,实现乡村善治。以推进德治、法治为要点,以“一事一议”为实现形式,全面推进并完善基层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新型治理机制,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七是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以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持续推进“村村通”“组组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水平、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八是以乡村垃圾治理为抓手,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要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要增强基层政府的责任意识、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扩宽资金的投入渠道,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合作协同治理乡村垃圾的模式,保护农村的蓝天洁土、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