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新春走基层】双柳树镇的一张大全家福

   日期:2018-02-1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zgny.com    浏览:1006    评论:0    
核心提示:图为黄久生在给老人们送猪肉。  本报讯(晏乾坤 记者 张培奇 文/图)“久生买的衣服真叫合身,好像比照我们身材买的!今年我们

图为黄久生在给老人们送猪肉。

  本报讯(晏乾坤 记者 张培奇 文/图)“久生买的衣服真叫合身,好像比照我们身材买的!今年我们老人春节有吃有穿,还给我们几百老人照了一个全家福,有这样的好儿子,我们真是太幸福了!”2月9日,从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久生敬老院领到肉、米、衣物的黄围村65岁五保老人周有秀,刚走出敬老院大门,就面对笑容向公路上过往的行人炫耀着说。

  “久生真是好人啊,20多年来一直牵挂着我们,每年过节都回来送米和肉,像亲儿子一样孝顺我们。”当日9时多,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回到家乡久生敬老院。老人簇拥着上前迎接黄久生回家,74岁的蔡长贵老人更是抢前拉着黄久生的手,激动地说。黄久生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像亲儿子一样询问老人身体和生活状况,并为家乡700位老人送上新春“大礼包:为每位老人各送上一个鸭绒袄和一条围巾,还有22年来雷打不动的8斤猪肉和一袋50斤的大米,并与到场的三四百位鳏寡孤独痴残烈军属老人合影留念,整个敬老院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对于那些行动不便不能前来的老人,黄久生更是亲自将米肉和衣服送到老人家中。13时左右,黄久生来到的张营村民组74岁低保贫苦户龚广库家中,送上米肉和衣服,还有1000元现金。龚广库是低保贫困户,妻子有些智障,儿子瘫痪在床20多年了,一家人生活相当艰难。龚广库紧紧握着黄久生的手,流着泪说:“如果不是党和黄大善人,我们这一家真是没法活下去。20多年来,黄大善人平时和逢年过节给我家送米肉,他对我们家的恩情真不知该咋说。”黄久生一再叮嘱老人:“别不好意思,家里有什么困难,随时联系我!”

  黄久生是双柳树镇晏岗村民,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了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是乡亲们把他兄妹养大。一点一滴的温暖,都在黄久生幼年的心里播下了仁义、善良的种子,也让黄久生坚定了一个处世原则:知恩图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像乡亲们一样为人从善,做一辈子好人、干一辈子好事。1983年,18岁的他只身来到郑州,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1986年起,每逢过年过节,黄久生都要回晏岗村看望乡亲街邻。谁家有困难,谁家遇事了,黄久生心里都有一本账。1996年,在当地镇党委的引导下,开始赡养家乡700位鳏寡孤独老人,并于每年春节回家乡为老人送上米和肉,有时还有衣被、米面、肉油等物品和现金,22年从未间断过。 2008年,以他为首在双柳树镇捐资兴建了一家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的生活费用除国家政策补贴负担一部分外,其余费用都是黄久生负责,包括养老送终。 他把多年来积蓄中的一大部分都用在了这些老人身上,被人誉为“700名老人共同的儿子”。

  多年的赡养照顾和牵挂,已使黄久生和这些老人情同亲人。去年12月20日,黄久生接到当地民政所所长王刚的电话,被告知孤寡老人汪连英去世了。他立刻赶回老家,为老人尽孝并送上10000元安葬费,汪连英是他的启蒙老师,一生未婚。小时候,黄久生经常没能吃上饭就赶到学校上课,却时常会在书包里发现一个馒头,后来才得知是汪老师省吃下来的留给他。

  “汪老师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要去做好事。老师的突然离去让我非常难过,后悔没有和老师留下一张合影,所以今年要和这些‘父母’照一张全家福。”没有和汪老师照一张“大全家福”,一直让黄久生遗憾。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