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吉林省开启“两区”建设“大幕”

   日期:2018-02-1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zgny.com    浏览:917    评论:0    
核心提示:.TRS_Editor P{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
.TRS_Editor P{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本网讯(记者阎红玉)2月8日,记者在吉林省建立“两区”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

  从2017年开始,吉林省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两区”划定工作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另一个是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建立“两区”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国家下达给吉林省的“两区”划定任务是7300万亩,其中玉米生产功能区5200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1300万亩,大豆生产保护区800万亩。

  吉林省副省长李悦介绍,国家给吉林省下达的“两区”任务要必须完成,全省各地要按照“应划尽划、划足划实、择优划定”的原则,综合考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销平衡、水土资源、发展潜力、永久基本农田和城乡发展规划等因素,保质保量完成划定任务。对吉林省而言,建立“两区”极重要。一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两区”建立防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出现大的波动,维护好现代化建设全局。构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防线,粮食安全就有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既要积极引导调什么、调多少、怎么调,又要稳定市场。建立“两区”,聚焦优质玉米、水稻和大豆等核心品种,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既可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也可以创造条件发展多元化农产品生产、放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三是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立“两区”,综合运用产业、科技、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建设一批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核心区,不仅有利于加快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现实选择。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工作方案》的要求,吉林省农委主任于强从六个方面做了具体安排:

一是做好“两区”划定的统筹协调工作。制定“两区”划定、验收、考核、评价等操作规范、办法、方案和档案信息管理规程,加强监测管护,会商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等。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协调和合作机制,按时完成划定任务。二是准确把握划定标准。“两区”划定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具有玉米、水稻和大豆种植传统,近三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三是尽快分解落实划定任务。全省要在今年4月末前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确保“两区”任务层层压实。四是划准划实具体地块。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承包地确权登记的图件、数据为基础,将“两区”划在图上、落到地上,确保划“优”、划“足”、划“实”,做到地块明确、权属清楚、信息完整、各方认可。五是扎实加强“两区”建设。重点要加强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机化、育秧、仓储、烘干等配套设施,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两区”建设。率先推进“两区”内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从整体上提升“两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六是及时开展宣传培训。省里将依托试点县开展现场培训。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持续性的宣传,营造有利于“两区”建设的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使农民了解“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的目的、内容和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和配合划定工作。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