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化县英额布镇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效益农业,努力建设以“种、养、居、游”为一体的健康、养生、生态、宜居小镇。近年来,这个镇土地流转率达5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余元,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绿色+特色”,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农业产业发展始终围绕市场转、盯着市场走,高效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全镇形成了绿色种植养殖产业区、特色水稻和苗木种植产业区、中草药种植产业区三大板块。依托奥禾、丰禾食品有限公司和诚信甜玉米种植合作社,全镇发展鲜食玉米1.6万亩,占到玉米种植总面积的76%,带动农户1100余户。全部采用订单模式,平均每亩要比种植大田玉米多收入400元以上。通过深加工形成的速冻保鲜玉米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以四平村为龙头的棚膜山野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在林源山野菜种植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105户村民重点发展以大叶芹为主的反季山野菜,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年产值300余万元,平均每户年增收3万余元。同时,辐射带动王家、魏家两个村,形成了山野菜种植产业带,2017年王家村还建设了150亩的刺嫩芽栽培基地。2016年,新英村由118户村民出资150万元成立了富康源黑果腺肋花楸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种植苗木50亩,盛果期每亩收益可达1万元。2017年,新英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200亩,未来英额布镇计划打造千亩黑果腺肋花楸种植园,实现对黑果腺肋花楸养生保健功能的系列开发。
围绕“玉米+肉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依托当地龙头企业东明牧业,积极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按照“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将籽粒玉米改种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目前,全镇发展青贮玉米1000亩,平均亩产达近万斤,每亩地较种植普通玉米增收400元左右,实现了玉米过腹转化和增值双赢。2016年,这个镇联合上海同济大学启动实施了“千村百镇创新联动工程”,发展“玉米秸秆—肉牛—粪便—沼气—肥料—作物”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工程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消化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1.2万吨,产出的沼气可满足周边村民日常生活和冬季取暖,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料可用来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构建起了立体生态循环产业链。
围绕“健康+旅游”,发展休闲养生产业。依托山水资源丰富的绿色优势,挖掘历史文化厚重的经济潜力,借力新农村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集生态观光、产业示范、健康休闲、文化体验、美丽城乡建设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依托振国药业强大的医药康养资源,着力打造集养生保健、医疗康复、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康乐谷,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围绕转水湖农庄发展休闲观光体验游,总投资7000万元,规划建设百渔乐园、创意蔬果采摘、家禽养殖、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五大园区,着力打造集吃、住、游、玩、赏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开发林源线、水库线、倒木线三条乡村游精品路线,并不断激活旅游发展因子,发展休闲农庄、农家乐、渔家乐等新兴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