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三个千万元产业破解致富“密码”——师宗县古城村“支部+协会+农户”发展产业纪实

   日期:2018-01-03     来源:曲靖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68    评论:0    
核心提示:苗木基地苗床地整理。  本报特约记者袁慧鹏 李勤 通讯员李奉良 文/图  古城是距离师宗县城只有5公里的一个居民小组,村内沟

苗木基地苗床地整理。

  本报特约记者袁慧鹏 李勤 通讯员李奉良 文/图

  古城是距离师宗县城只有5公里的一个居民小组,村内沟渠纵横、绿树成荫。多年来既没有成为县城的“菜篮子”,也没有成为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为改变这一现状,早在几年前,在丹凤街道古城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党员赵五九、孟林、赵建波等带头先吃“螃蟹”,牵头负责做起了农家乐、苗木、土建运输三个产业并成立协会,拉开了三大产业致富振兴的序幕。

  三大产业托起古城振兴梦

  “我家的农家乐,平均每天有10来桌客人,一年的营业收入有150余万元,重庆、贵州和昆明、红河及周边县市的客人都会慕名而来。”农家乐古城印象负责人赵永文说。

  如今在古城村像赵永文这样经营农家乐的有32家,年均接待旅客40余万人次,年实现农家乐经营性收入1800余万元。

  “这么大点一个村庄,就有30多家农家乐,会形成恶性竞争吗?”“不会的,全村32户农家乐都加入农家乐餐饮协会抱团取暖,接受协会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赵永文说。为整体提升全村农家乐服务水平,协会着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协会会员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同时,开展“金牌农家乐”“星级农家乐”评选活动,引导会员树立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不断提升农家乐品质。

  “支部+协会+农户”

  打造致富产业

  其实古城能有今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地处城郊和县工业园区规划区内,近年来随着县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居民征地拆迁多,失地少地居民增多,矛盾纠纷突出,加之产业发展单一,群众增收致富难。为解决居民长远生计,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村党支部通过走访调查、分析研究,充分依托“临城、靠路、位于园区”的优势,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按照“支部引领、协会带动、党员示范”的思路,以打造县城“农家食府”、县城“后花园”和农村基建“主力军”为目标。成立了餐饮服务、苗木栽培、土建运输三个专业协会。

  把红旗插在产业上,支部建在协会上,引领产业发展壮大。在协会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2009年一年即实现增收30余万元,一些曾经有顾虑的群众逐渐放下思想包袱,纷纷加入到三个协会中来,抱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三个特色产业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在苗木发展中,协会为会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销售信息服务,协会会员抱团在一起,我们再大的订单都敢接,而且苗木生产销售中的风险也能解决。”古城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协会副会长孟林说。据了解,目前,苗木协会入会群众46户,发展苗木基地1200余亩,土建运输协会入会群众64户,拥有各类工程机械126辆(台),三大产业年均创收9600余万元。三大特色产业已成为古城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这几年,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家家户户有车子,差的都是面包车,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居民周关友说。

  坚守绿色发展

  和乡风文明底色

  “你认为你们村的农家乐最大的优势在哪里?”“车好停,环境好,客人在用餐的同时,可以感受田园风光,特别重要的是我们的农家乐饭菜以生态、绿色为品牌,能让客人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道。”赵永文说。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古城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一刻没有停留。立足小组实际,着力实施危房新建、加固改造,统一村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安装排污管网,建盖活动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对小组25所C级危房,实行统一样式风格,统一加固改造、包装提升。对32所D级危房,采取统一建筑风格风貌,易地规划新建和就地拆除重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占道违法建筑,一律拆除,让路于民,解决村庄通车难、通行难问题。对居民的围墙、屋顶、大门等进行统一改造提升。以农户为点、道路为线、村庄为面,点线面结合,着力实施村庄垃圾、污水、“三堆”、畜禽粪污、农业面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推行改水、改厕、改灶,推广使用沼气、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整合资金500余万元,实施危房改造35户,村庄道路柏油铺设3200米,墙体美化25000余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2盏,新建休闲小广场2个、垃圾池5个、公厕2个。如今走进古城,古树苍翠,河渠清澈。村内宽敞的柏油马路与丹凤路和凤凰大道两条城市主干道紧紧连为一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墙体文化让村庄更加漂亮,更有文明内涵并时时刻刻熏陶着群众和客人。

  在古城村党支部活动室墙上,鲜红的党旗和“红色驿站”十分抢眼。为让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休闲、活动的同时,接受红色经典文化熏陶,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居民小组创新性地建设“红色驿站”。配备一些红色经典书籍和碟片,供党员干部群众及旅客学习。里面配备充电器、雨伞以及常用药品等方便和服务客人。还提供一些笔墨纸砚,让客人可以书写红色经典或练习书法等,陶冶情操。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