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行动启动以来,丰都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成功跻身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按照“当期脱贫、长远致富”的原则,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脱贫和“三农”发展的核心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长短结合,探索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广大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之路,以肉牛、红心柚、榨菜等农产品为主导的“1+6+X”农业产业体系效益凸显。
对农业产业的高度重视,不仅让这一阶段成为丰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为丰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实现振兴,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澳牛”奋蹄助脱贫,“金鸡”展翅促增收
产业兴则经济兴。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助推着丰都的经济增长,成为丰都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支撑。
坚持“当期脱贫、长远致富”的理念,丰都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的长效之路。
如果把“1+6+X”农业产业体系比作一辆疾驰的火车,那么在红心柚、榨菜和龙眼、烤烟、花椒、有机大米这些特色优势产业构成的“6节车厢”之前,便是肉牛产业这个带动整列火车高速前进的“车头”。
2015年10月21日,重庆江北机场,我国首批空运进口活牛平安落地。这150头来自澳大利亚的优质肉牛,不仅开启了我国商品活畜进口的破冰之旅,更为丰都这个彼时的国贫县脱贫,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丰都的肉牛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布局于全县30个街镇乡及工业园区。“家中养殖一头牛,脱贫致富不用愁”正在成为更多丰都群众的共识。
2016年,丰都肉牛存、出栏量分别达到21.18万头和11.51万头,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拥有肉牛企业35家,工农业副产物和牛副产物得到多样化利用开发。肉牛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20%以上。同时,形成了以丰都为核心,联动周边、辐射全国的“牛都”总部经济大格局。
如今,承载着丰都人脱贫致富希望的,除了来自澳洲的“金牛”,又多了一只北京飞来的“金鸡”。去年12月28日,丰都与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北京德青源将在丰都建设青年鸡场、产蛋鸡场,配套建设10万吨饲料加工厂、屠宰厂、沼气发电厂、有机肥厂、蛋品加工西南中心,国家级蛋品研究中心。
金鸡项目是国务院扶贫办助推的扶贫项目,总投资4.5亿元。这一产业扶贫项目的引进,将带来集聚效应和激活效应,为丰都农产品主产区的打造和畜禽养殖基地的建设,起到极强的引领作用。
做强“全国榨菜出口创汇基地”
渠(碧)溪河经济带不仅是丰都红心柚的主产区,也是丰都发展榨菜产业的主阵地。后者与红心柚同为“1+6+X”农业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丰都以做强“全国榨菜出口创汇基地”为目标,坚持抓基地扩规模、拓市场促鲜销、育龙头做品牌、强监管提质量、调结构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产业良性快速发展。
社坛镇五福村三组村民舒永明,是种植榨菜的“老把式”。去年,他家种植13亩,收获菜头3万公斤,收入2.7万元。
和舒永明一样,如今榨菜种植已成为丰都农民最普遍的增收途径之一。全县30个街镇乡中就有23个搞起了榨菜种植,涉及10余万农户、35万多农民。像社坛镇一样,榨菜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街镇乡便有7个。2016年,全县榨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量45万吨。
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且高度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榨菜产业的发展上,丰都亦非常注重产业链的延伸。
目前,全县已发展榨菜精深加工企业10家,有企业产品品牌10个,年半成品加工能力8万吨,成品榨菜生产能力4.08万吨。全县有年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半成品原料加工大户40余户,榨菜生产常年从业人员在6000人以上。
同时,丰都的榨菜产品形成了以坛装榨菜为主的“全形榨菜”,以小包装精制榨菜为主的“方便榨菜”和听、瓶、盒装的“高档榨菜”,以及出口类榨菜等几大系列20余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及出口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丰都的榨菜种植面将达25万亩,青菜头年产量达50万吨。
做优全市最大的红心柚产区
11月10日,丰都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县农委、县环保局、县水务局等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社坛镇、三元镇和双龙镇,对乡镇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进行调研。农村产业发展,是此次调研的重点。
在丰都“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布局中,社坛、三元、双龙三镇所在的渠(碧)溪河经济带占据着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作为该经济带建设重点布局产业的红心柚产业,也是丰都“1+6+X”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在此次调研结束的两天之后,丰都红心柚采摘活动启动仪式在三元镇红柚文化广场举行,吸引了近5000名游客到场参与。经过激烈竞价,今年丰都红心柚“柚王”以1688元的高价被拍出。
除了柚王竞拍,丰都红心柚协会还在启动仪式上对综合柚园规模、管理和果品品质,评选出的19家“星级柚园”进行了授牌。
据丰都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丰都红心柚品质优良,先后荣获“四川省优质果品”、“全国柚类金杯奖”、“重庆名柚”、“中华名果”称号。2012年荣获“重庆市优质柑橘金奖”,2014年荣获全市柚类唯一出口资格,2015年荣获“中国果品百强品牌”。丰都也因此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中国优质红心柚之乡”。
作为丰都红心柚的核心产区,三元镇的红心柚种植面积已达2.7万亩,年产量1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是全市最大的红心柚产区和红心柚商品生产基地。
而纵观整个丰都,自1998年开始规模发展以来,红心柚产业布局已延伸到10个乡镇(街道)。有5万多农户种植红心柚。目前,红心柚基地规模达到7.5万亩,产量突破2.54万吨,产值达1.5亿元。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丰都红心柚基地面积将达10万亩,年产果6万吨,年产值5亿元。
产业带动脱贫增收实现“加速跑”
今年11月,丰都正式宣告退出“国贫县”序列,来自产业发展的助推,功不可没。
“脱贫攻坚开展至今,是丰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以肉牛为重点的‘1+6+X’特色产业加速推进,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个百分点。绝大多数贫困户收入水平稳定高于国家贫困线标准。”丰都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感慨。
在产业发展上,丰都积极推动贫困户发展以肉牛为主的“1+6+X”特色扶贫产业,注重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近两年,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家,累计达50家。同时,丰都突出文化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大力推动全域旅游、泛旅游发展,累计带动1.2万名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龙头企业+贫困户”是最为普遍的产业扶贫模式,必须建立更紧密、更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把多种生产要素组合好,保障双方都能受益。
丰都坚持“配股到户、固定分红”,把财政性扶贫资金的50%配股到户分红;建卡贫困户以其资格,把贷款放到肉牛等产业龙头企业,政府贴息享受产业红利;在“金鸡”扶贫项目中,政府以政策性扶贫贷款建蛋鸡养殖设施,企业缴纳租金,政府用资产租金收益购买服务提供岗位给贫困家庭,让贫困户以就业方式获取收入。同时,投入3000万元“非贫困村产业到户发展基金”支持脱贫产业发展,有效解决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增收问题。
在农村,特别是对于贫困群众而言,集体经济和个人收入是“锅”与“碗”的关系。只有集体经济的“大锅”有饭,贫困群众的“小碗”才能充实。
丰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建立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为主,集体固定资产出租、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会捐赠入股等为辅的集体经济收入模式,贫困村“空壳村”现象逐步消除。
下一步,丰都将以肉牛、金鸡等产业为重点,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套扶贫政策”要求,采取每个产业对应贴息、资金注入等精准举措,着力解决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利益联结等瓶颈问题,发挥产业对脱贫的支撑作用。同时,继续推进财政性扶贫资金“配股到户、固定分红”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肉牛、金鸡等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红心柚、榨菜等产业利益联结,保证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赵童 彭光灿 刘茂娇 图片除署名外由丰都县农委、丰都县扶贫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