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民贸会助力黔西南州:一乡一品 产业扶贫

   日期:2017-12-1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797    评论:0    
核心提示:  丁应光曾是大普村贫困户,每天喝得酩酊大醉,谁见了都愁。家里有田,他却不种,为啥?“种苞米,一亩打不了多少斤,生活都难。” 

  丁应光曾是大普村贫困户,每天喝得酩酊大醉,谁见了都愁。家里有田,他却不种,为啥?“种苞米,一亩打不了多少斤,生活都难。”

  去年,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帮扶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机薏仁米项目落户兴仁县巴铃镇大普村。“1斤薏仁米卖3.5元,我种了10亩,一年纯收入4万多元。”找到脱贫门路,丁应光整个人大变样,再不是懒汉了。

  兴仁县一直有种薏仁米的传统,但种植小而散,加工以家庭作坊为主,没形成气候,农民常增产不增收。

  今年8月,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与兴仁县签订《一乡一品产业辅导协议》,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旅游区和特色小镇问诊,找出了“病灶”:农产品品牌缺亮点、营销能力有限、竞争意识不强。

  把脉问诊,专家开出薏仁米产业发展“药方”:打造品牌,在深加工方面进行提升,把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融合,在旅游和文化方面融入薏仁元素,实现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兴仁县统战部部长周国辉说,通过发展有机薏仁米,提升产品价值,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蓝军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民族贫困地区不乏好产品,民贸会2016年牵头启动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旨在帮助民族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开拓市场。目前已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推广。

  改种新品种,农民有担忧:“出现病虫害怎么办?”“能不能卖出去?”专家进村入户,手把手解决难题。

  扶贫要扶志和扶智。蓝军说:“应该着重解决‘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观念,精准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实现对贫困地区的有效帮扶。”

  普安县的茶叶、烟草等产业发展势头不错,让不少贫困户摘掉穷帽。普安县政协副主席纪承隆说,农产品加工、销售是短板,下一步加强与民贸会的合作,壮大产业实力,增强对贫困户的带动力。

  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表示,发展特色产业,已经是黔西南州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但民族贫困地区大多是科技、资金、人才洼地,扶贫产业面临不少路障。希望加强合作,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竞争力。

  2014年6月,民贸会创新实施全国民族地区综合援助计划公益活动。蓝军介绍,这项活动旨在改变单纯给钱给物,把重点转移到帮助贫困招商引资、项目对接和搭建产品销售平台上。3年多来,共动员社会力量和会员企业累计捐赠款物7000多万元,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共计130多亿元。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