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短板,集中攻坚克难,认真处理好外部输血与自我造血、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当期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深入精准推进深度贫困乡村脱贫攻坚。
按照“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重点实施七大攻坚行动,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不断壮大,产业基本形成,带动机制有效,收入来源稳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乡风文明水平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确保全县2个深度贫困乡、39个深度贫困村同全市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稳定脱贫提升行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向贫困户倾斜,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保护等项目优先安排贫困人口,产业带动、资产收益、股权改革等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让贫困群众“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生活一天天富起来。启动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快农村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行政村通畅率100%、组通达率100%、户户通人行便道、有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实现户户有安全饮用水,生产用水有保障。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以及村村通宽带、户户有信号。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危旧房改造达到100%,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实现村容村貌文明整洁。
——产业扶贫提升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扶产业就是扶根本、扶长远,产业扶贫是现阶段最可持续的扶贫方式”要求,围绕“旅游+”“生态+”等发展方式,推进二、三产业向乡村深度融合,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培育一个好市场、创新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链条。深度贫困乡至少要有1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至少要有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推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实现主导产业对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农户全覆盖,电商平台服务全覆盖。
——生态保护提升行动。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向深度贫困乡村倾斜。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深度贫困户兜底搬迁,生态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积极支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
——人口素质提升行动。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引导人们自觉树立良好家风,赡老扶幼,促进家庭老少和顺、邻里紧密和谐。探索建立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推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机制,实现基本医保、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即时结算,建成一批具备辐射周边乡镇功能的中心卫生院,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加快建立适应农村老龄化的养老模式,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学段资助全覆盖。全面加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高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村“两委”提升行动。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提高乡村干部的视野和能力,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本土人才回引计划,大力培养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着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增强农村党组织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