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双辽市把“精神扶贫”作为突破口,坚持扶志、扶德、扶文与扶弱相结合,实施“四大工程”,走出了一条“精神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宣传发动扶志 实施思想引领工程
实施“思想引领”工程,努力提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政策宣传开路,由驻村第一书记和各级包扶干部通过挂钩帮扶,点对点、面对面解疑答惑等方式,将中央、省委、四平市委的相关扶贫政策解读到位,重点宣传好双辽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媒体宣传跟进,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宣传好各乡镇(街)、各部门帮助贫困村屯、贫困群众聚力发展、增收脱贫的丰富实践,给百姓注入“强心剂”。社会宣传助力,组织各乡镇(街)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科普宣传画廊等,通过编写《致广大农民的一封信》和“识贫八不准”宣传手册,营造浓厚氛围,帮百姓贴好“暖心膏”。
示范带动扶德 实施典型引领工程
双辽市采取树德立德与精准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典型引领工程。为坚定群众脱贫信心,鼓励贫困户依靠自身力量勤劳致富,双辽市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树一批“勤劳脱贫示范户”,以典型引路。在扶贫宣传中,深入挖掘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人物,认真筛选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案例,为贫困户自主脱贫树立“比、学、赶、超”的榜样,起到“树立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让道德滋养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方”。针对子女不孝、不遵守乡规民约、盲目攀比等情况,双辽市深入开展共建美丽乡村、争做新时代乡贤,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最美媳妇,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双辽好人等系列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同时,以晒村规、赛文明抓手,组织建立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的同时,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源动力”。
精神促动扶文 实施文化引领工程
双辽市立足“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阵地建设”让文化“驻村入户”。目前,全市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90家,建设农家书屋190个, 18个乡镇(街)均建有综合文化站。“流动舞台” 让文化“走村串巷”。认真开展第四届吉林省市民(农民)文化节双辽市系列活动。“走基层、种文化”农民广场舞培训、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市区广场舞大赛、百姓大舞台等七个活动圆满举办,吸引了双辽市万余名群众积极参与,惠及民众十万余人次。举办双辽市首届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展演展示活动,通过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根本上切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
让“文化技艺”成为“致富通渠”。在双辽市人社局的号召下,“吉林巧姐”王春梅主动深入到贫困村民家中义务进行刺绣技能培训。几年来,培训贫困家庭妇女2000多人,在传授技艺同时,还帮助负责手绣作品的回收和销售,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增收。双辽市文联组织农民书画协会会员利用石头、废弃农副产品,对农民进行艺术品的创作培训,并将这些打造百年古镇的艺术品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推介出去,带领农民实现“文化脱贫”。
风尚涵养扶弱 实施志愿引领工程
双辽市大力实施志愿引领工程,增强精神扶贫推动力。“衣衣有爱”公益捐赠活动以来,收到了来自4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和团体2600余名志愿者捐赠的衣物10500余件。目前,已在永加乡荣光村、王奔镇仕家村成立了“衣衣有爱”公益捐赠活动爱心超市。开展“芙蓉学子”“圆梦大学”“金秋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共为双辽市28名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帮扶,助学金额7.5万元。同时,积极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对在校学生进行捐赠,总计捐助16.26万元。在农村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每个村有1个以上志愿者队伍,就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志愿者组成的甘露爱心公益协会,每月初的第一个星期日都集结在一起,对确定的贫困家庭或者贫困学生进行走访资助。通过志愿服务送温暖,让贫困户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激发内生动力,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