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彭水更加精准有效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日期:2017-11-06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937    评论:0    
核心提示:  重庆日报讯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深化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

  重庆日报讯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深化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脱贫攻坚目标要求,完善思路、找准靶向、补齐短板,扎扎实实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彭水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市贫困程度最深的4个县之一,是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全县还有三义、大垭2个深度贫困乡,15个贫困村,5464户贫困户,19747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彭水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思路、强化力量、增添措施,切实聚焦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坚中之坚,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推进基础建设。积极对接落实全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加快推进面向“三农”需求的网状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农村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把城镇与乡村、山里与山外、产地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好“河长制”,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满足群众用电、通讯、上网等方面需求。

  ——抓好产业发展。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覆盖带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集种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持续做好旅游扶贫这篇文章,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乡村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农事变体验、产品变商品,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农村生态增值、农民生活增收。

  ——提升人居环境。以不安全住房改造、屋内改厨改卫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自强不息、扶贫济困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发挥乡规民约在规范村民行为举止、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净化村风民俗,破除陈规陋习,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面貌。

  ——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贫困村“三权”分置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力度,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变工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入社参股分红金、基地劳动赚薪金、资源抵押变资金”,促进贫困群众“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生活一天天富起来。深入推进“地票”交易,优先保障贫困户“地票”交易需求,增加贫困群众财产性收入。

  ——强化政策落地。抓实社会保障兜底措施,加强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等政策衔接,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精准落实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切实解决好“因学致贫、因贫失学”问题。精准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政策,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落实好产业、就业、公共服务等后续扶持,培育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生态产业,推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游客进山。扎实抓好民生建设,注重公共政策的惠及面和公平性,努力将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领导带头,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对1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整顿,充分用好便民服务中心和群工系统两个平台,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基础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建强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扶贫助理、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本土人才等战斗队,持之以恒靠实干树形象、以实绩惠民生。

  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

  今年9月,彭水全县290个村、社区全覆盖派了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以此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做细做实驻村帮扶。

  在人选构成上,第一书记根据“组织软弱涣散”“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矛盾信访突出”等具体情况分类选派。深度贫困村由县直单位选派一名正科级以上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驻村工作队员由县直单位、乡镇共同选派干部3人以上,已脱贫贫困村每个村选派3名驻村工作队员,其中至少有1名县直单位工作人员。非贫困村由乡镇选派3名驻村工作队员。

  第一书记主要负责建强基层组织,帮助带动提高村干部脱贫攻坚和引领发展能力,切实增强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精准扶贫,帮助制定和实施脱贫攻坚计划,选准落实扶贫项目和发展路子,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提高服务能力,入户听取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关心关爱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三留守”人员和困境儿童。提升治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指导弘扬文明新风,提振群众精气神,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驻村工作队主动承担脱贫攻坚责任,坚持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针对致贫原因,指导帮助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发展能力。做实做细扶贫政策宣传、村情民意调查、基础设施改善、扶贫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培育、脱贫技能培训、民生困难解决、矛盾纠纷化解、项目资金监管、后备干部培养、村级组织建设和脱贫成果巩固等工作。调动和激发贫困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引导他们依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过上幸福生活。

  县财政给每个驻村工作队1万元工作经费,为驻村工作队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食宿条件,还为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主导特色产业

  彭水把产业发展作为扶根本、扶长远的脱贫攻坚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脱贫村、脱贫户内生动力和自身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彭水清醒的看到其生态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亟须加快。县委、县政府决定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率。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集种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路子。

  彭水切实抓好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引导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立足当地资源,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烤烟、中蜂、食用菌、畜牧等扶贫主导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村特色产业链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覆盖带动,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帮助贫困乡村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围绕“旅游+”“生态+”等,全县推进二三产业向乡村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产业扶贫“五个一”模式,即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培育一个好市场、创新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链条。大力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度贫困乡至少有1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起了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

  彭水还在深度贫困乡、村每年用于股权化改革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推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与贫困人口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经营权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联户经营、代养代管、订单生产等产业带动模式,组织和动员群众抱团发展,实现主导产业对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农户全覆盖。建立完善了电商网上销售平台,改善发展环境,实现了电商平台服务对深度贫困乡行政村和其他深度贫困村的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县农产品实现网络销售1.5亿元。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