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广西:捍卫“金不换”生态优势 提升百姓绿色“获得感”

   日期:2017-10-25     来源:新华社    作者:zgny.com    浏览:302    评论:0    
核心提示:  新华社记者董振国、向志强、唐荣桂  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铁腕整治漓江生态、破解城市污染难题……广西牢固树立

  新华社记者董振国、向志强、唐荣桂

  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铁腕整治漓江生态、破解城市污染难题……广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多方着手坚决捍卫“金不换”的生态优势,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红利逐步释放,老百姓的绿色“获得感”越来越强。

  让空气、水、土地更清新更干净

  那考河湿地公园自今年3月正式开放以来,成了南宁人朋友圈中的“网红”:绿植红花组成层层梯田,美人蕉、朱槿花成片绽放,木质步道、水车凉亭相映成趣……

  “以前这里是臭水沟,经过的时候都要绕着走,现在却成了大公园,生态环境的变化真让我们老百姓有了幸福感。”退休职工李朝珍说。

  2015年以来,南宁市引入PPP、“海绵城市”、“全流域治理”等新模式新理念治理那考河,不仅使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还修复了区域生态系统。现在,南宁正大力推广这一模式,确保年内基本完成城区范围内的黑臭水体整治。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一直是广西人的骄傲,但一些地方的采石场破坏了漓江的“诗情画意”。2016年起,当地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治理采石,关停20余家采石场。目前桂林已投入资金约2.58亿元,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36万平方米。

  认真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守生态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明显: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5%,同比升高5个百分点;国家气象局发布的相关评估结果显示,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均居全国前列;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5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1%。

  美了村庄富了口袋

  “每到旺季,家里月收入万元,淡季最少有3000多元,一年下来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聊起近一年的收入,上林县大丰镇云里村村民蒙少香笑得合不拢嘴。

  走进村里,干净的村庄道路、花样喷泉、湖心小岛等环村水系景观使这里俨然成为山中的“世外桃源”。谁能想到,仅仅四五年前,这里还猪牛散养、污水横流。

  2013年,广西启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并按照“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持续推进。几乎每个村屯都制定了村规民约、都有保洁员,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由2012年的13%提高到目前的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已达85%……

  乡村环境的改善,培育和壮大了广西的生态经济,以南宁“美丽南方”、玉林“五彩田园”等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园区千姿百态,催生了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

  目前,“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已进入“宜居乡村”阶段,“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三大专项活动推进了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完善制度保障长效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近年来,广西部分市县实行更多体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差异化考核机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9月,自治区政府发布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系列文件,其中专门出台分类考核意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将111个县市区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主城区等,差别化设置主要考核指标。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方面,广西于去年8月印发第一批1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唐爱斌介绍,目前第二批国家级和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负面清单正在抓紧制定中,还将探索整合多部门职能,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监管体系。

  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广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广西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