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当主角 农民变股东
官桥打造湖南首个垂钓小镇振兴乡村
本网讯(记者 张振中)“在脱贫致富之后,我们村正在谋划如何升级发展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写进十九大报告,我们得撸起裙子加油干。振兴乡村得把准自己的脉,拿出自己的绝活,我们村正借助镇里打造垂钓小镇发展休闲渔业。现在村民收入是脱贫前的6倍多,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湖南省浏阳市官桥镇苏故村村支书潘昌武这段时间忙得不亦乐乎,10月22日,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钓友齐聚苏故村进行钓鱼竞技比赛。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让苏故村从一个贫困村成为湖南远近闻名的渔业村。
苏故村原来是处于浏阳最西端的一个穷山村,在2015年前还是湖南省定贫困村,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或从事传统养殖业养家糊口。村里水域面积大,拥有2个水库80多口山塘,浏阳河支流涧江河流经该村水域面积达到8公里,是官桥镇水域资源最丰富的村庄。可村民缘何守着水资源没致富?原来,当地几乎家家户户从事传统养殖,后来规模500头上的养猪场达到10家,好水变成了臭水,污染了水体,本地人离村出走,外地人鲜有来村。
苏故村是官桥镇的一个缩影。官桥镇位于浏阳河中下游,浏阳河支流——涧江河穿镇而过,境内全长24公里,加之水库、山塘等,全镇水域面积2000余亩,拥有大、小钓鱼基地40余个,渔业资源丰富,素有“西区粮仓”之美誉。
思路变则出路变。如何盘活沉睡的水资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直在思索的官桥找到了突破口。官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沈详谋向记者介绍,镇党委、政府采取“禁、治、养”三步走的方式,进一步盘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结合美丽乡村和特色乡镇建设,趁势提出打造“垂钓小镇”。
第一步是“禁”:每年4至6月,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网鱼等行为;此外村级成立护鱼队,进行日常巡查,一经发现违法行为即刻举报,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执法,收缴工具、设备。第二步便是“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河道治理、严控农资用量等多措并举,官桥镇重点整治涧江河两岸、浏阳河等地,减少污染源;并投入150多万元,对涧江河苏故村境内8公里的河道进行清淤和加固堤坝,栽种树木、花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今年还投资2000万元对涧江河集镇段进行综合治理。第三步是“养”,主要是要让河流进行自我生态修复。今年官桥镇倡导鱼苗放流,往涧江河内放鱼10万鱼尾,进一步修复生态环境,丰富渔业资源。
一步走对,步步为赢。水资源活了,水文章足了,官桥镇打造湖南首个“垂钓小镇”的发展契机来了。位于“垂钓小镇”核心位置的苏故镇也因势利导发展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找到了出路,脱贫之后的村民信心大增、积极参与发展。村里成立了浏阳苏故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以涧江河等公共水域和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不投钱按人头入股,村集体共占49%的股份;另外51%的股份主要由村民自愿以众筹的方式出钱参股,村民按股分红。
村民挑大梁,入股干什么?“办两件大事:一是打造垂钓竞技中心,二是开发涧江河“夜漂”,让游客白天来钓鱼、晚上来漂流。”苏故村村支书潘昌武自信地说,苏故水域多、水流缓、气温低、交通畅,特别是在夏秋两季适宜来此钓鱼和夜漂,这样一来,游客在此过夜休闲,农民全天候可以赚钱增收了,明年人均年收入将达到3万元。